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成功举办全国显微骨修复研讨会

  • 文:骨科
  • 摄影:梅树屯
  • 日期:2011-07-18

由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显微骨科学组、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骨缺损及骨坏死学组主办,《中华医学杂志》编辑部、《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编辑部协办,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承办的“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显微骨修复研讨会暨第八届全国骨坏死治疗学习班”2011年7月15日至17日在我院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大医院的著名骨科专家、学者170余人参加交流学习。大连市委副秘书长于涛、大连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张海冰、大连大学校长潘成胜、中华医学会组织部张辉部长等有关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骨科专科医院院长王岩教授、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科医院院长裴国献教授等分别致辞。开幕式由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外科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分会常务委员、大连大学副校长、我院院长赵德伟教授主持。

本次学术活动历时三天。会议为来自全国各地的骨科同道构建了一个学术交流平台,会上,国内各大医院著名骨科专家及教授进行了专题学术报告,专家学者们围绕当前共同关注的骨科医疗新技术以及骨显微外科的发展等话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

著名骨科专家、我院院长赵德伟教授就“青壮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塌陷后保头治疗方案选择”进行专题学术报告。学习班上,赵德伟教授还现场手术演示了“带血管蒂骨瓣移植加钽棒植入术”。“带血运骨移植——钽棒——干细胞移植”的治疗方法是赵德伟教授近年来研究并采用的一种治疗中晚期股骨头坏死的新方法。这一方法将三种治疗方法有机结合,即:带旋股外侧血管大转子骨瓣修复股骨头坏死处的骨缺损与坏死,同时运用钽棒给带血运的大转子骨瓣提供足够的力学支撑,然后在大转子骨瓣与股骨头的关节软骨之间进行自体干细胞移植,为股骨头的骨与软骨的修复提供足够的种子细胞。据介绍,将这三种技术结合是目前临床上股骨头坏死修复再造的最佳方案。

会上,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裴国献教授介绍:显微外科是近年来骨科领域发展最迅速的专业之一,许多新理念、新技术、新材料不断问世,且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是,在显微骨修复治疗方面我们还存在许多盲端与误区,例如对手术适应症的选择、围手术期的护理、术后的跟踪随访等。

收稿日期:2011-7-18 本站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