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医疗援助南山隧道塌方获救人员

  • 文:宣传策划部
  • 摄影:梅树屯
  • 日期:2011-07-21

2011年7月18日凌晨,大连市胜利路在建的南山隧道发生塌方事故,12名施工人员被困。事故发生后,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紧急救援行动随即展开。

塌方现场距离医院不远,得知事故发生,医院立即启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处理突发性灾害事故的应急预案”。医院应急指挥部总指挥、骨科专家赵德伟院长亲自带领急诊科、神经外科、骨科等专家组成的抢救队随救护车赶赴现场。医务部在副总指挥刘婷副院长领导下组织人员、落实床位,积极做好院内接诊准备工作。

很快从现场传来信息,连接洞内外的通风道已经建立,12名被困人员身体状况良好,他们有水、有食物,这为生命救援赢得了时间。挖掘工作也在紧张有序地进行。

按照上级统一安排,我院将作为这次被困人员解救后的安置医院,7月19日上午8点,医院再次召开工作会议,对救援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赵德伟院长、刘婷副院长出席会议并指导工作。医院腾出急诊外科病房作为接纳伤员的病房,抽调相关科室副高职以上医师、专业技术人员和护理骨干,分设急诊指挥组、医疗救治组(外伤、水和电解质平衡、专科治疗)、护理组、后勤保障组、信息组和接待组等,制定出伤员到院后的接诊流程,确保一名医生、二名护士对一名伤员,既“三对一”的接诊流程,并进行现场急救演练,畅通绿色通道,充分做好接诊准备。

7月19日16时左右,接到被困人员获救通知后,早已做好救治准备的我院40多名医护人员立刻等候在门诊大楼前。16时30分左右,载着12名获救员工的中巴车驶进了医院,医务人员将戴着黑色眼罩的获救员工搀扶下车,迅速用轮椅送入急诊科进行身体检查。检诊时除发现一人(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血压偏高,需要口服降压药物治疗外,其他被困人员生命体征平稳,很快被转入病房。随后,大连市卫生局组织我院及市内医疗、营养、心理学等方面专家会诊,对获救人员进行健康评估、心理干预、营养配餐指导等。

17时,大连市主管卫生工作的朱程清副市长等市领导、大连大学党委书记王志强来院听取专家会诊情况汇报,并到病房看望了获救员工。

经过一夜的休息、观察和治疗,获救人员的身体状况得到了进一步恢复,血压也达正常,他们主动提出要求出院。院方同意并表示:若有不适,他们可随时来医院就诊。20日,所有获救人员已经全部离院。

收稿日期:2011-7-21 本站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