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成功为老人实施心脏换瓣手术

  • 文:胸心外科
  • 摄影:胸心外科
  • 日期:2012-09-25

今年60岁的张大娘,因患风湿病致使心脏瓣膜受到损伤,病痛长期折磨几乎要了她的命。不久前,我院胸心外科专家刘大川主任为张大娘成功实施了心脏换瓣修补手术,让老人重获新生。

二十年前,张大娘曾因胸闷、气短到医院就诊,被医生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建议她做心脏瓣膜手术,但因恐惧在心脏上开刀,她一直挺着。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娘心脏瓣膜受损程度越发严重,尤其近三年,终日不能躺着睡觉,一旦平卧就无法呼吸,而且还要将双脚下垂以减轻心脏负担,这样天长日久,造成双下肢水肿、静脉曲张,肝肾功能也受到影响。疾病的折磨,让老人的生活完全失去了质量,不得不反复就医。老人明白,内科的保守治疗不去病根,只能缓解一时的症状,只有换掉损伤的心脏瓣膜,自己的病才能得到彻底根治。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心外科刘大川主任了解其病情后,考虑为她做心脏换瓣手术,可老人年龄大,全身状况较差,手术风险非常大;但如不尽快手术,老人的生命恐怕不会超过两个月。经医患双方反复沟通,大娘终于同意做心脏手术。

100分钟修复心脏三瓣膜

在心脏上开刀,术中需要建立体外循环,然后将心脏停跳,完成瓣膜手术后还要将切开的心脏严密缝合,这个过程不仅对术者医术要求甚高,更是对患者自身的严峻考验。面前的张大娘已年过六旬,心、肝、肾等器官功能不全,凝血机制不尽理想,还有诸多老年病,可想而知手术风险有多大。详细分析病情后,刘大川主任及手术小组制定了严密的手术方案,做好了一切准备工作。为了更好的保护心脏及其它脏器,术中首先要将患者体温控制到低温状态;凭借对疾病的认识和手术经验,医生成功打开了心脏,将已经严重损伤的两个瓣膜换掉,并对一个瓣膜进行了修复。手术过程中风险无处不在。首先,心脏缝合这一关就很难过,与普通血管缝合不同,心脏缝合不仅需要一次成功,而且缝合需要绝对严密,不能外漏一滴血,针尖如何进出、缝合松紧度的把握无不挑战术者的技术和心理极限;其次,对于此类心脏高难手术,手术时间越短,保证术后顺利恢复和手术成功的几率越高。在做心脏手术时,时间就是生命,手术时间每拖延1分钟,都可能增加手术风险,因此越重病人手术越要快。刘大川主任完成所有步骤只用了100分钟,张大娘手术宣告成功。

为盼苏醒,医生守候120小时

惊心动魄的手术成功完成了,张大娘的心脏再次恢复跳动。但是刘大川主任以及手术小组成员却并没松懈,因为心脏手术与普通的外科手术不同,术后心脏的恢复尤为关键。心脏是一直跳动的,既要适当降低心脏负担,同时又要保证心脏跳动力度,这个纠结的术后要求,需要外科医生在拥有高超的手术技术水平的同时,还要全面掌握内科医疗知识。在接下来的几个24小时里,张大娘的病床旁始终有1~2名医护人员在严密监护她的各种身体指标,一旦发现异样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就这样过去了5天,刘大川主任也在病房守候了整整5天,120个小时。张大娘的手指开始活动了,慢慢地她睁开了双眼。...... 13天后,张大娘顺利出院了。现在老人已经能够自己走进医院进行复查,生活自理,较轻的家务活也能够独立完成了。

刘大川主任提醒说,像张大娘这样的心脏瓣膜病患者,多数是因风湿病引起,早期就抓紧治疗可以大幅降低手术风险;建议患者别因为心理上的担心而拖延病情,失去了手术的最佳时机。

收稿日期:2012-9-25 本站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