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报】所有忙碌的核心是患者

  • 文:转载2016年4月25日《新商报》A16版
  • 日期:2016-04-25

上周四早7点半。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肿瘤科学科带头人王若雨,匆匆赶去参加医院大内科每周四早上的例会。途中每每有患者或患者家属认出了他,急切地拦住询问有关疾病问题。短短一段路程却额外多花了四五倍时间还没走完。虽然时间紧迫,王若雨却并没有匆忙敷衍,在每一个渴求答案的咨询者面前,他都停下脚步,认真作答。短时间无法说清的问题,就让人家记下他的出诊时间,届时再来咨询。“‘医生围着患者转’是职责所在,再忙也不能伤了患者的心。” 王若雨这样说。

医疗安全、环境安全

忙碌着“头等大事”

到达会场后,王若雨为落实医院百日安全大检查活动作了发言,并强调大家要将医疗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同时注意医院的防盗安全,为患者创造安全的就医环境。散会后,在回办公室的路上,王若雨又不时被几位科室负责人拦下交谈,这些在科内独当一面的专家们此时却不约而同地选择向上级领导求助——人手不足,忙不过来了。随着新医改措施的实施,百姓的医疗需求得到释放,大量患者涌入大型综合性医院就治。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大内科各科室住院人数爆满是常态,致使医护人员们每天10小时超负荷工作,有时仍然无法满足患者需求。王若雨一边认真听取科主任汇报,时而交谈讨论一番,然后先给出一个方案初步解决燃眉之急,后续问题还要拿到院内相关会议上深入探讨解决。

终于回到办公室,桌子上已经积了一堆文件等待王若雨审阅签字,门口还坐着一位前来应聘的研究所教授。因为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在肿瘤个体化治疗、细胞检测等方面取得的瞩目成绩,让这位教授慕名前来,希望加入到医疗团队中,从事肿瘤方向的科研临床转换研究。当一切安排处理妥当,时针已指向9点,王若雨召集肿瘤科所有主任、医师,开始了一天当中最繁重的工作——查房。

人性化查房制度 处处为患者着想

其他科室早间查房,是医生集体直接奔赴病房、当着患者的面讨论病情。肿瘤科由于许多住院患者并不知道自己的真实病情,所以实地查房多是以关心安慰为主,至于病情进展、救治途径、核心方案等关键问题还是要先行开会探讨。

腺癌、小细胞肺癌、乳腺癌保乳术后复发、肺部包块疑似骨转移……当天需要详细讨论的病患就将近20例。其中一位鳞癌患者,于1977年首次查出肿瘤。在去过几次外地医院后,患者来到当时的沈阳铁路局大连医院(现在的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救治成功。最近一次发病是在2007年,因为信任,患者仍选择到这里治疗,顺利康复。最近半年,患者突然开始消瘦并伴有腿疼症状,前几天再次入院,住进了肿瘤二科。经过全面检查,在患者肺部、肝部、脑部等多处均发现了转移。“许多患者对全身检查存有误解:一则嫌麻烦、有些检查还会很痛苦,二则认为是过度检查、实为医院乱收费。其实这样的检查非常有必要,这位患者肺部和脑部无症状,如果不详细检查,怎么能发现这么多转移病灶?又怎么能做到精准治疗呢?”王若雨一边感叹,一边带领医生走进了科室病房。刚讨论过的那位鳞癌患者一见王若雨就紧紧握着他的手,不停地重复着“院长啊,你这是救我的命来了”。王若雨声音柔和、吐字清楚地询问他发病感觉,甚至疼痛的细微区别都没有忽视,仔细记下。

肿瘤一科、二科,国际医疗部3病房,甚至介入科住着的两位肿瘤患者都一一被他探视过。此时,时间已过正午。

对内弘扬“三创”精神 对外加强交流合作

快速“消灭”简单的午餐,王若雨马不停蹄地赶到门诊楼,参加下午一点半开始的“创新、创业、创一流管理水平”内科动员大会。会议现场,他鼓励大家依靠“三创”精神和先进医院文化理念,要求每一个员工要树立创新创业的工作理念,每一位科主任和护士长还要进一步提升管理能力,在患者面前展现公立医院的良好风貌,医院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进程也会得到极大促进。随后,他又赶到放疗科会议室,与日本MONOLITH株式会社的专家代表们见面。二月初,医院与日方正式展开虫草治疗试验合作。在自愿的基础上筛选肺癌、肝癌、食道癌、胃癌、大肠癌五类晚期患者参与治疗。在本次会见中,王若雨和日方代表一同听取了肿瘤科医生对全部39例参与病患的阶段性疗效汇报。王若雨最后总结时特别对日方强调,对于有效病例希望能够继续提供药物治疗观察,其中有两成患者乏力现象改善,可以作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另外依据本次汇报的个案病例,又提出两个研发方向供日方考虑,即靶向药物和化疗药物出现耐药后联合虫草的实验研究。

会议结束时,已是夕阳西下,下班时间早已过了。但王若雨还不能休息,还要筹划几天之后的一个交流会,一个来自日本金泽大学肿瘤实验室的访问团,王若雨代表医院要与其详谈研究生赴日培训事宜。从现在起,他就要为这个今日培育优秀医生、将来惠及更多患者的大计划好好想想,从长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