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海口市人民医院科研处蔡枫教授来院交流

  • 文:远程办、科研部
  • 日期:2013-07-17

2013年6月27日,美国LOUISVILLE大学眼科中心博士后、加拿大Dalhousie大学神经生物系博士、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医院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科研处主任蔡枫教授来院进行学术交流。当日上午,蔡枫教授的讲座在二楼远程会议中心举行,王卫明副院长、医院科研部及相关科研人员、研究生等四十余人参加交流学习。

蔡枫教授以“同步辐射在医学科研上的应用”为题,概要介绍了同步辐射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及其在生物医学科研中的应用及最新进展。如,同步辐射在金属组学研究中的应用,并列举了应用同步辐射技术探讨“铁过载”与疾病的关系、对老年性白内障晶体进行研究以及对正常和不育精子的研究等应用实例,向医学科研人员、医学专家普及同步辐射知识,介绍国内外先进的同步辐射技术。之后,我院科研人员与蔡教授互动探讨了“如何做科研?”“如何创新科研思路与方法?”等话题。交流活动让大家获益匪浅,更加深刻认识到科研工作要与临床结合的重要。讲座将有利拓展我院的科研方向与思路,推动和促进在这一领域开展工作,提高医学科研水平。

相关信息:(来源:互联网、《中国科学报》2012-10-19 A4 综合 本站编辑整理 仅供参考)

同步辐射:同步辐射是继电光源、X光、激光之后人类所创造的第四大光源。具有高强度、宽波谱、高精度等一系列优异特性。自1946年被美国科学家发现以来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材料、环境、地质、考古、微电子、石油、化工、生物、医药等领域,并成为众多科学技术领域进行前沿和创新研究不可或缺的科研手段和平台。同步辐射在医学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应用显微CT等技术进行血管造影、显微成像及诊断各类肿瘤;利用高度准直的同步辐射光束进行副作用极小的微束放射治疗等等。这些研究目前在国内外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有些己进入临床试验和应用。随着人们对于同步辐射技术的了解和技术本身的发展和进步,同步辐射在医学尤其是科研上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

2012年10月17日,由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复旦大学、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南大学等单位联合组建的“同步辐射医学应用协同创新中心”在上海交大成立。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大校长张杰担任协同创新中心管委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王威琪担任中心科学咨询委主任。

据了解,“上海同步辐射光源”是一台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中能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由上海交大Med-X研究院院长徐学敏领衔的科研团队,与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所、复旦大学、中科院技术物理所、北京宣武医院等合作,已在上海光源的医学应用中获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

研究结果表明,同步辐射光有可能成为人类征服重大病魔的利剑,国外已开展了运用同步辐射光源对病人乳腺癌成像的研究。同时,有多项研究提示,同步辐射X射线微束治疗方法可能会成为一个副作用小、疗效高的革命性脑胶质瘤治疗手段。

对此,徐学敏认为,关于同步辐射的临床应用研究,国际上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还有如此多的希望之光在等待着有心人的发现。

张杰则表示,新成立的协同创新中心,将针对重大疾病诊治的关键技术与重大发展战略问题,开展创新能力体系研究和建设,为实现我国未来生物医学技术跃升和产品升级提供技术支撑,成为国内一流、争取在15年内成为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同步辐射医学应用技术创新及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徐学敏告诉记者,该协同创新中心将在基于同步辐射的医学诊断及治疗领域进行多方位的研究,发展多种基于同步辐射的创新性医学成像方法。同时,应用“上海光源”的先进性,重点研究脑血管、肿瘤等重大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并研究微束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可行性。

此外,中心还将建立起一个应用于同步辐射医学影像的“e-Science”平台,以保证大规模医学图像得到高效、准确的网络传递。)

2013-7-15 本站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