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住培日记——参与医工融合与创新发展学术会议有感
- 文:住院医师 刘颂雪、张梦豪
- 审校:邢露
- 审核:邵蔚
- 日期:2025-11-12
2025年11月8日,我有幸作为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一名住院医师,参加了大连国际金融会议中心举办的“医工融合与创新发展学术会议”。这次会议让我深刻感受到,医学的边界正在被不断拓展,而医工融合正成为推动现代医疗前进的重要力量。
会议由大连市医师协会、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及大连大学联合主办,我院承办,汇聚了国内外多位专家学者,尤其是来自日本的专家带来了宝贵的国际经验。作为一名住院医师,平时更多聚焦于临床轮转与病例处理,很少有机会如此系统地接触医学与工程学交叉的前沿内容。这次学习,让我对“医学”二字有了更宽广的理解。
会上介绍的多个医工融合项目令我印象深刻。例如,将粒子腺治疗与可吸收屏蔽物结合,在精准杀灭腹部肿瘤的同时保护周围脏器;利用高效循环肿瘤细胞(CTC)捕获技术,实现肿瘤的早期无创诊断,有望替代传统穿刺病理;还有低质图像识别算法在医学影像中的应用,大大提升了诊断的准确性与效率。这些创新不仅展现了技术的突破,更让我看到,医学的进步越来越依赖于多学科的协同。
特别触动我的是常耀元博士代尹家俊教授汇报的关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研究。该研究从脂质代谢的系统性编程入手,揭示了肝转移的新机制,为早期预测与精准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作为一名年轻医师,我意识到,临床问题往往是科研的起点,而跨学科的思维能帮助我们跳出传统框架,找到新的解题路径。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常常面对一些“看似无解”的难题——比如肿瘤的早期发现、复杂病灶的精准处理、影像误判的风险等等。而这次会议让我看到,当临床经验与工程技术相结合,很多难题正在迎来转机。我们不应只做技术的使用者,更应主动成为问题的提出者、创新的参与者。只有用临床的语言清晰描述痛点,才能与工程团队有效对接,共同推动解决方案的落地。
这次会议于我而言,不仅是一次知识更新,更是一次理念的洗礼。作为住院医师,我们站在临床一线,最了解患者的真实需求与诊疗中的难点。未来,我将更加注重培养自己的跨学科视野,在日常工作中敏锐观察、勤于记录,把临床问题转化为科研与创新的契机。
感谢医院为我们搭建如此宝贵的学习平台,也感谢每一位讲者的倾情分享。医学之路,道阻且长,但有了工程之翼,我们必将走得更稳、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