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我院承办大连市青年医师成长暨医工交叉转化论坛

  • 文:肝胆胰腹腔镜外科 吴惧
  • 审校:邢露
  • 审核:邵蔚
  • 日期:2025-10-09

2025年9月26日,由大连市医师协会肝胆胰专业委员会主办、我院承办的“精准肝胆,融合致远”大连市青年医师成长暨医工交叉转化论坛于在大连举行。会议吸引了来自线上线下的众多专业人士,涵盖临床、基础、工程、护理、统计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青年医师、护理骨干及硕博研究生,参会人数超百人。论坛由我院肝胆胰腹腔镜外科副主任聂哲群教授主持。

我院副院长、大连市医师协会肝胆胰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尹家俊教授为大会致开幕辞。尹家俊首先对远道而来的各位专家同仁表示热烈欢迎,并深刻阐述“精准”与“融合”对于当代医学发展的重要性。他指出,医学的进步离不开临床技艺的精进传承,更需要打破学科壁垒,与基础研究、工程技术等领域深度融合。他鼓励在座的青年医师要勇于创新、勤于思考,在交叉学科的沃土中汲取养分,成长为能够引领未来的复合型医学人才。

技艺传承:大师手术室“搬”进会场

论坛第一篇章“临床技艺的传承”别开生面。备受瞩目的“大师手术室”环节,通过高清直播将一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实况呈现在与会者眼前。手术由我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徐键主刀,其操作行云流水、解剖清晰精准。

与传统手术转播不同,本次论坛创新采用“做”与“说”分离的模式。在会场,副主任医师陈希担任“现场解说官”,对手术的关键步骤、难点处理及决策思路进行了鞭辟入里、毫无保留的实时讲解。这种沉浸式的教学模式,让青年医师们不仅看清了手术过程,更听懂了操作背后的逻辑与智慧,反响空前热烈。

随后,青年医师代表常耀元医生以《我的LC首秀》为题,分享了自己从观摩学习到独立实践的心路历程与宝贵经验,展现了青年一代的成长与担当。

智慧融合:多学科交叉点亮创新火花

论坛第二篇章“科研智慧的融合”,则是一场精彩纷呈的“头脑风暴”。来自不同领域的五位专家学者,从各自的专业视角出发,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与前沿理念。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付攀峰教授带来了基础研究领域报告,深入剖析了酪氨酸硝化在急性肺损伤治疗中的靶点作用,揭示了从分子机理到临床应用的转化路径。

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中心的谭德猛教授分享了噬菌体疗法在胆道复杂感染中的应用经验,为应对耐药菌挑战提供了全新思路。

大连大学先进设计与智能计算实验室的闫甜甜博士从工科视角出发,展示了低质图像识别与增强技术在智慧医疗中的应用前景,描绘了AI赋能外科手术的未来图景。

大连大学护理学院副院长尹娟则从护理与成本效果学角度,分享了妊娠晚期抗病毒治疗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创新实践,彰显护理在提升医疗质量中的重要价值。

我院田思淼博士以《可解释AI之因果图模型》为题,讲解了统计学前沿工具在医疗大数据中的应用,为临床科研的严谨性与可靠性保驾护航。

五场报告高屋建瓴、深入浅出,为与会者打开了全新的视野,充分展示了多学科融合的强大创新动力。

思想激荡:“科研门诊”精准把脉解惑

为了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论坛特别设置了“科研门诊”互动坊环节。在主持人范登辉的引导下,付攀峰教授和田思淼博士化身“坐诊专家”,现场为青年医师和研究生们在科研设计、数据处理、课题申报等方面遇到的“疑难杂症”进行“会诊”。现场提问踊跃,专家解答耐心细致,将论坛气氛推向了高潮。

最后,聂哲群作总结发言。她表示,本次论坛实现了从临床到科研、从传承到创新的多维度交流,播下了思想的种子。她希望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持续推动大连乃至东北地区肝胆医学事业的创新发展。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大连市青年医师提供了一场宝贵的学术盛宴,更为推动区域内医、教、研、工、护的多学科协同创新搭建了坚实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