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赠您一份“膝”世珍宝

  • 文:骨二科 田丰德
  • 审校:邢露
  • 审核:邵蔚
  • 日期:2025-10-13

2025年10月12日是“世界关节炎日。关节炎,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有100多种类型,影响着全球3.55亿人的生活质量。

膝关节,作为我们身体最大、最复杂的承重关节,它默默承受着体重、运动和岁月的三重考验。在骨科门诊见到最多的就是被膝关节疼痛困扰的朋友。值此“世界关节炎日”之际,送您这份“护膝指南”作为健康的礼物。

一、膝关节:它并非“永动机

您可以把膝关节想象成一台精密的轴承。关节软骨是光滑的“垫片”,半月板是起缓冲作用的“橡胶垫”,周围的肌肉和韧带则是稳固关节的“悬挂系统”。这台“轴承”有它的设计寿命和承重极限。不当的使用、过度的磨损、缺乏保养,都会加速它的老化,最终导致关节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长骨刺”、“关节磨损”。

二、伤膝的“三大杀手”

1. 体重超标:这是对膝盖最直接的压力。研究表明,站起来和走路时,膝盖的负重大约是体重的3-4倍,上下楼梯时增加到5-7倍。这意味着,体重每超重1公斤,膝盖在爬楼梯时就要多承受5-7公斤的压力。日积月累,磨损速度可想而知。

2. 不当运动:热爱运动是好事,但“蛮干”就是伤膝。比如:

暴走/登山/爬楼梯:这些对心肺功能有益,但对膝盖则是负担,尤其是已经有关节不适或体重较大的人。

不热身就运动:肌肉僵硬时突然运动,关节易受伤。

错误运动姿势:如深蹲时膝盖超过脚尖、跑步姿势不正确等。

3. 不良生活习惯:长期穿高跟鞋、久坐不动、喜欢蹲着干活、夏天空调直吹关节等,都在默默伤害膝盖。

三、骨科医生的“护膝指南”

保护膝关节,核心在于“减负、强肌、灵活、保暖”八个字。

1.减负:给膝盖“卸载”

控制体重:这是保护膝关节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

避免伤膝动作:减少爬楼梯、爬山、深蹲、久跪等行为。

2.强肌:给膝盖穿上“天然护膝”

强大的肌肉是膝关节最好的稳定器和减震器。重点锻炼前侧的股四头肌和后侧的腘绳肌

直腿抬高:平躺,一侧腿弯曲踩地,另一侧腿伸直,缓慢向上抬高至30-45度,保持5秒后缓慢放下。每天做2-3组,每组15-20次。

靠墙静蹲:背靠墙,双脚与肩同宽,身体缓慢下蹲至大腿与地面平行(初学者可浅蹲),保持30秒到1分钟。注意膝盖不要超过脚尖。每天做3-5组。

游泳/水中行走:水的浮力可以大大减轻膝盖的压力,同时又能有效锻炼肌肉,是极佳的护膝运动。

3.灵活:选择对膝盖友好的运动,运动的原则“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推荐运动:游泳、快走、骑自行车(调高坐垫,让腿能伸直)、太极拳。跑步建议选择塑胶跑道,穿合适的跑鞋,并控制量和频率。运动前充分热身,运动后做好拉伸。

4.保暖与营养:内外兼修

保暖:

膝关节周围的血管少,容易受凉。寒冷虽不直接导致关节炎,但会使关节周围的肌肉和血管收缩,加重疼痛感。天冷时戴上护膝,避免空调风扇直吹。

营养:

补钙和维生素D: 强健骨骼是基础,多喝牛奶、晒太阳。

优质蛋白质: 肌肉的合成需要蛋白质,多吃鱼、蛋、瘦肉、豆制品。

Omega-3脂肪酸: 存在于深海鱼、坚果中,有抗炎作用。

不必迷信“氨糖”: 氨糖对部分早期的骨关节炎患者可能有一定缓解作用,但并非对所有人都有效,建议最好咨询医生。

四、出现这些信号,请及时就医!

关节持续疼痛,休息后也不能缓解。

关节出现明显的肿胀、发热或发红。

关节活动时能听到明显的“咔嚓”声并伴有疼痛。

膝盖出现“打软腿”或不稳感,影响行走。

关节出现明显的变形(如O型腿、X型腿加重)。

膝关节的健康关乎一生的行动自由,它不像机器零件,坏了可以轻易更换。人工关节置换是终末期的治疗选择,我们最希望的是通过日常科学养护,让您的“原装”膝盖能用得更久、更好。

专家出诊时间:

郭林:每周一、周五上午

田丰德:每周三上午

安宁:每周三下午、周四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