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中日妇科肿瘤多学科诊疗研讨会在我院召开
- 文:肿瘤中心 吕金燕、赵雨薇
- 审校:邢露
- 审核:邵蔚
- 日期:2025-09-10
近日,由我院肿瘤中心与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中央病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联合主办的“中日妇科肿瘤多学科诊疗(MDT)线上研讨会”成功召开。本次会议聚焦卵巢癌、宫颈癌等妇科恶性肿瘤的精准诊疗难点,以“病例研讨+多学科协作+国际共识”为核心,汇聚中日两国肿瘤领域顶尖专家,通过深度学术交流与临床经验互鉴,共同推动妇科肿瘤个体化诊疗水平提升,为跨国医疗协作搭建优质学术桥梁。
会上,我院肿瘤中心团队分享了一例具有代表性的临床病例,该患者为52岁女性,先后被诊断为左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双侧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基因检测提示BRCA1胚系突变,患者在我院接受了规范的乳腺癌保乳手术及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先后完成辅助化疗、PARP抑制剂维持治疗及内分泌治疗,规范治疗非常成功的病例。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中央病院专家针对“BRCA突变患者长期管理”提出国际视角建议,认为需强化“基因检测-治疗方案匹配-随访监测”全流程衔接,与中方团队达成共识。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科肿瘤团队分享了一例罕见宫颈小细胞癌病例。该病例诊疗难度大,预后差,该院通过多学科协作,为患者制定了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在内的综合治疗方案,并密切随访,及时调整治疗策略,体现了该院在疑难妇科肿瘤诊疗方面的丰富经验。我院肿瘤中心副主任王喆教授也发表了诊疗意见,得到中日专家的认可。
围绕上述病例,我院专家重点介绍了我院在妇科肿瘤诊治方面的临床经验和工作流程。强调妇科肿瘤患者需在初诊阶段即进行多学科会诊,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在治疗过程中,需综合考虑肿瘤的病理类型、分期、分子特征及患者整体状况,合理规划手术、化疗、放疗、靶向及免疫治疗的顺序和组合,最大化治疗获益。
在讨论环节,与会专家重点围绕妇科肿瘤的精准治疗、耐药处理、遗传咨询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专家指出,对具有遗传背景的妇科肿瘤患者,应重视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风险评估和预防建议。在治疗方面,PARP抑制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新药的应用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但其最佳应用策略仍需进一步探索。
本次研讨会不仅展示了我院在妇科肿瘤综合诊疗方面的技术实力,也进一步明确了在妇科肿瘤诊疗领域的发展方向。未来,医院肿瘤中心将继续发挥区域医疗中心的引领作用,深化合作,同时拓展与日本顶尖机构的交流,搭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推动妇科肿瘤诊疗规范化、个体化发展。医院将依托国家级的平台优势和技术积累,打造东北地区妇科肿瘤诊疗高地,为提升妇科肿瘤诊疗水平、改善患者预后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