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AI-XR大空间教学创新应用落地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住培专业基地
- 文:2023级麻醉科住培学员 张琦
- 日期:2025-09-09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 年)》指出要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明确将 “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 作为教育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提出要推动人工智能从 “工具融入” 向 “体系重构” 转变,充分赋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加快学科专业转型升级。在辽宁省临床重点专科麻醉科学科带头人姜万维、麻醉科住培专业基地教学主任王庆辉、大连大学数智医疗创新中心主任李想的推动下,我院麻醉科住培专业基地迎来医疗教学领域的重要突破——国内首个 AI-XR 大空间教学创新应用正式落地并投入使用。
图1. 学科带头人引领大空间虚拟教学
研发团队利用动作捕捉技术实现对基地高年资带教医师动作分解、分析与重整合。团队研读教材、指南并结合经典病例与临床经验进一步优化系统的综合性能。
图 2. 动作采集场景布置图 3. 标准动作采集图 4. 系统测试
在模拟的手术场景中,麻醉科住院医师们不仅能手持虚拟化麻醉操作器械,完成与真实场景无异的精准操作,AI 系统还会同步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关键生命指标,动态捕捉操作中的细微偏差。在VR椎管内麻醉交互仿真训练系统通过理论精讲—引导训练—测试分析的闭环训练模式,查缺补漏实现学习者的进阶式成长。
在谈及使用心得时,2024级住培学员连自怡说到:“椎管内麻醉对解剖定位精度要求极高,传统训练依赖患者或实体模型,新手操作可能导致穿刺失败、血肿、神经损伤等并发症。VR系统通过虚拟人体模型,允许我反复练习穿刺、置管等核心步骤,完全避免对真实患者的风险,同时消除学员的操作心理压力。”2023级住培学员张琦说到:“系统可模拟多样化临床场景,覆盖肥胖、脊柱畸形、老年等不同人群。这种多样性是传统模型教学无法睥睨,可帮助我更好的应对临床复杂情况。较高难度的训练内容使我能够较为从容的应对紧急复杂的急诊麻醉。”其他住培学员也纷纷表示:“我们可根据自身短板针对性练习,无需受限于实体模型的损耗或患者资源。系统还能记录操作数据,生成个性化训练报告,辅助带教老师制定针对性提升方案。”
随着 AI 与 XR 技术的深度融合,未来医学教育必将朝着更智能化、个性化的方向迈进,而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住培专业基地作为国内率先将这一技术应用于麻醉科等专项教学的示范专业基地,将充分发挥先行优势:一方面持续优化系统的临床场景适配性,比如新增“罕见病麻醉”、“术中突发过敏”等复杂训练模块;另一方面也将积极分享技术应用经验,为全国智慧医疗教育的发展提供“中山方案”,真正成为推动行业进步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