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胆道粒子支架,点亮“抗癌之光”

  • 文:介入科 刘世博
  • 审校:邢露
  • 审核:邵蔚
  • 日期:2025-04-08

在人体错综复杂的管道网络中,胆道系统就像一条重要的“生命运河”,承担着胆汁运输的重要使命。当恶性肿瘤悄然侵袭这条生命通道时,传统的金属支架虽然能暂时撑开狭窄的胆道,却无法阻止肿瘤细胞的疯狂生长。而可载粒子胆道支架的问世,犹如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抗癌明灯。

近日,我院肿瘤微创介入团队顺利完成了可载粒子胆道支架植入术+胆道引流术。


据悉,该91岁的女性患者两个月前因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为主诉入住我院介入科,检查后提示胰头恶性肿瘤伴低位胆道梗阻。为了先行减轻患者黄疸症状,曾行胆道引流手术。此次来院,家属是为寻求进一步治疗。

考虑到患者因胆道引流手术治疗只能暂时性缓解症状,且患者年龄过大并发高血压等多项基础疾病,需要在解决胆道梗阻的同时,对胆管内肿瘤进行同步治疗,经过肿瘤微创介入团队的进一步分析,介入科主任周军决定为患者实施可载粒子胆道支架置入手术+胆道引流术。

这种支架的奥秘在于其独特的“双核结构”:内层是符合人体工程学的镍钛合金支架,如同精密的桥梁架构,稳稳撑开狭窄的胆道;外层镶嵌着碘125放射性粒子,每颗粒子仅有米粒大小,却能持续释放精准剂量的γ射线。这些粒子以毫米级的精度定位在肿瘤部位,通过持续低剂量照射,既能有效杀伤肿瘤细胞,又能最大限度保护正常组织。

手术当日,在DSA机器的引导下,通过造影明确病变的部位及梗阻的程度,而后通过一根细导丝,将载有粒子的胆道支架送入胆总管内,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患者黄疸症状明显消退,胆汁引流通畅的同时,也很好的抑制了肿瘤的生长。


置入可载粒子胆道支架后胆道造影

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手段的增加和针对肿瘤治疗方式的多样化,让许多无法采用传统方法治疗的胆管癌患者拥有了新的治疗选择。可载粒子胆道支架的出现,以其独特的“疏通+治疗”双效机制,让晚期胆道肿瘤患者看到生命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