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惊蛰至,万物苏

  • 文:中医科 许诺
  • 审校:邢露
  • 审核:邵蔚
  • 日期:2025-03-04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的3月5日或6日,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意味着天气回暖,春雷始鸣,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被春雷惊醒,开始活动。惊蛰不仅是一个自然节气的标志,它还代表着生命的复苏和新生,象征着希望和憧憬。

在传统文化中,惊蛰也被视为保健养生的关键时刻,因为此时气温多变,易发疾病。另外,病毒、细菌是惊蛰节气重要的致病因素,潜伏了一个冬天的病毒和细菌开始活跃起来,这时人们应该注意自身的保养。

中医讲春在五脏属肝,春天是生长、升发的时节,树木生长,春草萌芽,肝气旺盛、升发,是护肝的最佳时节。惊蛰时节的养生离不开养肝、护肝。惊蛰时节人体内的肝胆经脉旺盛活跃,应好好调养肝脏,增强免疫力,不仅要在饮食上、生活上节制,最重要的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并预防外部环境对身体造成的伤害。

饮食方面

惊蛰时节的饮食应顺应肝之性,助益脾气,令五脏平和,可多食护肝之品,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新鲜蔬菜,饮食减少酸涩、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忌酒及伤肝食物。

1.可以食用韭菜、荠菜、莴笋、香椿、菠菜等蔬菜;

2.多吃生津润肺的食物。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建议春季吃梨最好还是以冰糖煮制,这样不仅可以避免食物冰冷,更利于和胃降逆。

3.也可以喝一些养生茶。枸杞茶能够保护肝脏,促进新陈代谢;菊花茶可以疏风清热、清肝明目;柠檬茶可以生津止渴,润肺止咳。

情绪方面

惊蛰时,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容易发生肝火偏盛的情况。高血压患者在春季尤其惊蛰前后极容易出现眩晕、头痛加重的情况,部分老年人易发怒,导致中风、心肌梗塞等疾病的发生。年轻人则因阳气容易骤升引动体内热气,易出现痤疮、怕热 、出汗等症状。因此,惊蛰时要重视情志养生,力防焦躁、抑郁等负面情绪,保持心胸开阔,情绪乐观,以使肝气顺达,气血调畅。也可以适当听听音乐,有助于缓解压力导致的情绪低落,烦躁易怒的情绪。

起居方面

起居方面顺应天时,舒畅身心,养护生机,并且要注意保暖,做好“春捂”。惊蛰后天气逐渐转暖,但冷空气活动仍然频繁,有时还会出现“倒春寒”现象,因而做好“春捂”尤为重要。此时不急于换上春装,尤其是老年人,更应时刻关注天气变化,适量增减衣物。

运动方面

春暖花开之际,可以增加户外运动,惊蛰适合做一些柔和的运动,散步,踏青、伸展运动等,中老年人可以练习八段锦、广播操等,早起找个空气清新的地方做做深呼吸,能吐故纳新,让心肺功能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