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爱心“造血”,传递生命曙光

  • 文:规培医师 史轶炀
  • 审校:邢露
  • 审核:邵蔚
  • 日期:2025-02-13

我叫史轶炀,是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一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生。在日常工作中,我见证了太多患者与病魔的顽强抗争,也深刻体会到生命的脆弱与珍贵。这份职业让我内心深处始终怀揣一份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患者的悲悯。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献血时选择了留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这让我对造血干细胞捐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深知造血干细胞移植对于那些患有严重血液疾病患者来说,是重获新生的唯一希望。

在2024年9月21日,我接到了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告知我与一名患者初配成功。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虽然对捐献流程和安全性有一定的了解,但那一刻,心情依旧激动又紧张。激动的是自己终于有机会成为拯救生命的 “天使”,紧张的是担心捐献过程中出现任何差错影响患者。

随后,我积极配合红十字会进行高分辨检测和全面体检。在这个过程中,我向身边一些同样有顾虑的同事和朋友详细解释捐献的安全性和重要性。我告诉他们,现代医学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捐献造血干细胞对捐献者的身体基本没有损害,而且恢复也很快。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专业知识,打消了他们的担忧。

捐献那天,我怀着坚定的信念走进了采集室。躺在病床上,看着血液缓缓流出身体,经过分离设备再输回体内,我心中满是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患者的祝福。整个采集过程持续了6个半小时,虽然身体很疲惫,但想到患者即将因为我的捐献而迎来新的生活,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

捐献结束后,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告诉我,我的造血干细胞已经迅速送往患者所在的医院。那一刻,我无比欣慰,因为我知道,自己的付出在这一刻有了意义。

这次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经历,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人生旅程。它让我更加坚定了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的信念。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不仅会继续在工作岗位上为患者的健康努力奋斗,还会积极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意义,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充满爱的队伍中来,让更多的生命在希望中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