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创新模式 护理到家

  • 文:互联网+护理专委会 王媛媛
  • 审校:邢露
  • 审核:邵蔚
  • 日期:2024-11-29

“长期卧床老人出现压疮,子女工作忙怎么办?”

“PICC、输液港维护时间到了,舟车劳顿去医院太辛苦,怎么办?”

“患者出院回家,置入的胃管该如何护理?”

“老人需要更换尿管,但年纪大不方便出门,怎么办?”

……

“互联网+远程护理服务”是新时代下的护理模式,我院先后成立伤口造口组、管路组、静疗维护组、母婴护理组、健康咨询组五大专科组,下设21项护理出诊服务项目,145名专科护士的出诊队伍,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的应用建立患者全周期健康管理模式,形成了院前、院中、院后一体化的康复指导、慢病管理、专科护理等护理管理模式,切实有效的解决了患者的实际困难,为行动不便、长年卧床、院后康复等有护理服务需求的群体实施护理技术服务到家,将护理资源在医疗机构与社区家庭之间打通。

互联网+护理团队遵循患者居家护理需求,立足于持续改善延续护理质量,减少患者居家护理盲点及院后并发症的发生,竭尽护理专业技术能力为居家健康管理开辟了新的路径。

家住在沙干公寓的独居老人阎阿姨,四个子女均不在大连。2021年4月阎阿姨发现双下肢肿胀,伴有左下肢破溃,因抵触独自前往医院诊疗而一再拖延病情,自行家中观察病情过程中发现症状进行性加重,更加促使阎阿姨情绪消极,产生了对生活失去信心的负面情绪。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介绍了解到我院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工作,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拨通了咨询电话。伤口专科护士孙颖首次入户诊断阎阿姨为下肢静脉溃疡,伤口位于左小腿胫前4厘米*2厘米,周围皮肤可见色素沉着,红肿浸渍,已有明显的感染迹象,严重影响了下肢功能及日常生活。孙颖护士长向患者说明病因及治疗频次,并保证会负责跟进阎阿姨的病情,给予阎阿姨极大的信心及勇气。在换药期间护士长逐渐了解阎阿姨的生活情况以及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主动开解老人、电话告知异地工作的子女阎阿姨的情况、各项操作征求老人意愿,逐渐缓解阎阿姨焦虑的心理问题,树立了积极面对生活的信心。

在治疗期间,分别于2021.9.13、2022.5.10、2022.5.30三次协助阎阿姨办理住院治疗,住院期间在没有家属陪护下,做好专科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与家属及时电话沟通治疗护理过程、效果以及病人的身心状态,于2022.6.8伤口完全愈合出院。在此期间与患者建立了信任与依赖的关系,赢得患者及家属的赞扬,并授予锦旗一面。


目前我院互联网+护理已开展的护理服务项目:伤口换药、压疮护理、造口换药护理、胃管或尿管置换、PICC/输液港维护、静脉采血、皮下/肌肉注射、中医耳穴压豆护理、母婴护理(新生儿胆红素测定、新生儿抚触、母乳喂养指导)以及居家护理健康咨询等护理服务内容。

小程序联系方法

①通过微信小程序搜索“智慧医联”


②注册并登录“智慧医联”小程序


③选择需要上门服务项目,填写被服务人姓名、被服务人身份证号以及需要上门服务的地址,并上传病例、出院小结或伤口照片(三选一)。


④提交订单并支付,等待护士联络上门,可在“我的”页面查阅订单详情。


⑤附加耗材使用:如有上门服务以后的附加使用耗材,护士会在小程序上进行附加耗材服务下单,请您及时支付完成。


⑥订单完成后请对我们的服务进行评价,以便为您提供更优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