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科学选择零食,快乐又健康!

  • 文:儿科
  • 审校:邢露
  • 审核:邵蔚
  • 日期:2024-10-09

零食是指一日三餐时间之外吃的所有食物和饮料,不包括水。学龄儿童可以在正餐为主的基础上,遵循以下原则合理选择和食用零食。

选择干净卫生、营养价值高、正餐不容易吃到的一些食物作为零食,如原味坚果、新鲜水果、奶及奶制品等。

添加盐、油或糖高的食品不宜作为零食,如辣条、薯条、薯片等。

不能把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或无生产厂家信息的“三无”产品作为零食。

零食不能代替正餐,吃零食的时间不宜离正餐时间太近,可以在两餐间吃零食。吃零食和正餐最好间隔1小时以上,睡前半小时最好不要吃零食。

看电视或其他视频时不宜吃零食,玩耍时也不宜吃零食。吃完零食要及时漱口,注意口腔卫生。

吃零食的量不宜过多,以不影响正餐的食欲为宜,零食提供的能量不要超过每日总能量的10%。

儿童零食分为“可经常食用”、“适当食用”和“限制食用”三个级别。


√可经常食用:含丰富优质蛋白,钙、维生素等的食物。

包括:纯牛奶、纯酸奶等优质奶制品、原味坚果、新鲜水果、蔬菜、不加糖的鲜榨的果汁、蔬菜汁、玉米、地瓜等。

√适当食用:建议每周食用1~2次,这类零食里含有较丰富的营养物质,但是经过加工,达不到低盐、低糖、低脂的标准。

包括:奶片、奶酪、瓜子、盐焗坚果、地瓜干、果脯、肉脯等。

√限制食用:每周食用不超过一次。这些零食多高糖、高脂、高盐,不利于孩子健康。

包括:奶油蛋糕、炸薯条、炸肉、糖果、巧克力、碳酸饮料、冰激凌、各种膨化食品等。

家长要学会看配料表选择零食

根据国家《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排列”,也就是说,越排在配料表前面的成分含量越高。比如一盒**牛奶,看到配料表里第一位是水,说明这里面最多的成分就是水,而不是奶,其营养成分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同时过多的添加剂对身体有害。


因此,家长在给孩子选择零食时一定要注意其成分表,尽量选择配料越少的越好,即使添加剂在食品规定范围内,长期食用势必会给孩子的身体带来危害。

如果孩子因为过度食用不健康的零食,容易导致高血糖、高血脂、肥胖甚至性早熟。

没有零食的童年是不“完整”的,这就要求家长多学习,科学合理选择零食,帮助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