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早诊!早治!早智!

  • 文:神经内二科 马强
  • 审校:邢露
  • 审核:邵蔚
  • 日期:2024-09-19

“出门购物用手机付款,我教老伴很多遍了,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教,她当时会弄了,到用的时候又不会了,这给我气的!”。神经内科门诊经常遇见这样的抱怨。

老人岁数大了,你会发现,刚学的东西或者接触到的事情,很快就忘了,还不愿学习新东西,但是很多年前的事情还是有记忆的,这可能就是阿尔茨海默症早期了。大部分老人随着年龄增长,也容易忘事,只要提示一下,老人会慢慢想起来,这种情况叫“健忘”。但阿尔茨海默症病人的记忆差,我们叫“被遗忘的记忆”,他们忘记的事情永远想不起来了,就像被橡皮擦擦掉了似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远期的记忆也会一点点丢失,随着病情加重,阿尔茨海默病人还会出现精神行为异常,如无法控制的走动,诡异行为,睡眠颠倒,情绪焦躁等等,给照料者带来沉重的负担。

有句话叫“贵人多忘事”。很多年轻人也会偶尔出现爱忘事的情况,还有“一孕傻三年”,特别是长期压力大,睡眠差,有抑郁焦虑的情况,也容易记忆力下降。那么,年轻时候这种“爱忘事”,老了会更容易得阿尔茨海默症么?答案是:不一定。人老了是否会得阿尔茨海默症,其实跟基因有很大的关系,我们身体里有一种叫载脂蛋白E的基因,他有2、3、4常见三个兄弟,其中载脂蛋白E4兄弟容易引起阿尔茨海默病,携带这种基因的人群比没有这个基因的人患上阿尔茨海默病的几率高好多倍,载脂蛋白E的2、3基因在抗阿尔茨海默病方面有保护作用。还有一种基因,叫早老素基因,携带这种基因的人,基本会得阿尔茨海默病,而且得病时年龄会非常早。

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大脑中出现一种称作Aβ淀粉样蛋白的物质异常沉积,引起大脑神经损害,而且这种Aβ在记忆损害之前早早就存在大脑和血液中。随着医学检测技术的发展,发现血液中的一些特异的指标能早早提示是否患有阿尔茨海默病,比如血液中的Aβ、Tau、GFAP、NFL等等,一旦有异常即使记忆没有减退,通过进一步检查,如头部MRI观察大脑有无萎缩,PET-CT检测大脑中有无异常Aβ沉积,帮助确诊是否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极早期。

社会老龄化大背景下,未来每个人大多可以活到80岁、90岁以上,据统计,60岁以上老人,大约会有5%患有阿尔茨海默症,80岁以上老人中, 4位就有一位阿尔茨海默症病人,85岁以上老人中,4位就有2位阿尔茨海默症病人,90岁以上4个老人中3个就是阿尔茨海默症。阿尔茨海默症病人照顾得好,不会影响人的寿命。如果70岁是阿尔茨海默症早期,不治疗的话,只要5-6年的时间,病人就会完全失去生活能力,如果预期寿命90岁,在后续的十几年时间里,病人会出现精神行为异常、严重睡眠问题等,这些将给社会和家庭造成很大负担。如果早早干预治疗,病情发展的速度会慢很多,所以积极干预治疗,意义重大。

如果记忆出现问题,首先找神经内科认知障碍专科医生评估,记忆减退是否是阿尔茨海默病引起的,如果是,多严重;其次医生会给出详细的治疗计划,包括饮食、运动方案,认知训练方法,是否需要药物治疗等。目前,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药物取得重大进展,可以清除脑内异常沉积的Aβ,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可明显延缓甚至终结阿尔茨海默病。

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今年的主题是“即刻行动,点亮记忆之光”,通过记忆体检,医患携手早诊、早治、早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