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创新优质护理服务新模式领跑“互联网+护理”赛道

  • 文:护理部
  • 审校:邢露
  • 审核:邵蔚
  • 日期:2024-09-30

“长期卧床老人出现压疮,子女工作忙,没有时间去医院排队、挂号,怎么办?”

“PICC、输液港维护时间到了,舟车劳顿去医院太辛苦,怎么办”

“患者出院回家,置入的胃管该如何护理?”

“老人需要更换尿管,但年纪大不方便出门,怎么办?”

“宝妈坐月子,母乳喂养困难多,怎么办?”

“长期卧床排便困难、睡不着觉、化疗后反应大怎么办?”……

在高效快速的生活节奏背景下,相信我们身边很多人会有这样的困扰。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护理部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文件精神,满足群众多元化护理服务需求,于2021年启动并推进“互联网+远程护理”工作,将互联网信息化应用与护理专业相融合,把医院内的护理服务延伸至下级社区医院乃至于家庭,患者或家属只需要足不出户、动动手指在手机端登录小程序,就会有专业的护理人员线上会诊、线下出诊,提供护理技术操作、健康咨询以及院外康复随访,为患者及家属省去舟车往返、排队挂号等系列困扰,将优质护理服务送至群众家中。

“互联网+远程护理服务”是新时代下的护理模式。面对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失能、高龄、空巢老人护理需求的增长,慢性病人群护理需求不断扩大,我院积极响应国家卫健委关于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工作精神,先后成立伤口造口组、管路组、静疗维护组、母婴护理组、健康咨询组五大专科组,下设21项护理出诊服务项目,145名专科护士的出诊队伍,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的应用建立患者全周期健康管理模式,形成了院前、院中、院后一体化的康复指导、慢病管理、专科护理等护理管理模式,切实有效的解决了患者的实际困难,为行动不便、长年卧床、院后康复等有护理服务需求的群体实施护理技术服务到家,将护理资源在医疗机构与社区家庭之间打通。互联网+护理团队遵循患者居家护理需求,立足于持续改善延续护理质量,减少患者居家护理盲点及院后并发症的发生,竭尽护理专业技术能力为居家健康管理开辟了新的路径。互联网信息化应用与护理专业相融合,把医院内的优质护理服务延伸至下级社区医院乃至于家庭,不仅解决了患者居家护理需求,更初步形成三级分诊、双向转诊的网格通路。

自2021年开诊至2024年9月互联网+护理团队入户实施护理技术操作共2368例次,线上咨询答疑5000余例次,患者及家属通过手机平台系统对出诊护士技术操作服务进行评价,平均满意度为99%,自开展此项工作以来收到锦旗8面,表扬信32封,社交媒体表扬6次,得到患者及家属广泛信任与肯定。

目前已开展的护理服务项目:伤口换药、压疮护理、造口换药护理、胃管或尿管置换、PICC/输液港维护、静脉采血、皮下/肌肉注射、中医耳穴压豆护理、母婴护理(新生儿胆红素测定、新生儿抚触、母乳喂养指导)以及居家护理健康咨询等护理服务内容。

小程序联系方法:

①通过微信小程序搜索“智慧医联”


②注册并登录“智慧医联”小程序


③选择需要上门服务项目,填写被服务人姓名、被服务人身份证号以及需要上门服务的地址,并上传病例、出院小结或伤口照片(三选一)。


④提交订单并支付,等待护士联络上门,可在“我的”页面查阅订单详情。


⑤附加耗材使用:如有上门服务以后的附加使用耗材,护士会在小程序上进行附加耗材服务下单,请您及时支付完成。


⑥订单完成后请对我们的服务进行评价,以便为您提供更优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