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没想到,热疗这么神奇!

  • 文:热疗中心 于剑
  • 审校:邢露
  • 审核:邵蔚
  • 日期:2024-09-03

王阿姨,70岁,2023年初因“右乳巨大包块”就诊于我院乳腺外科专家曹铭谦教授,彩超检查发现:右侧锁骨上及腋窝多发淋巴结增大,超声引导下行右乳肿物、右腋窝淋巴结和右锁骨上淋巴结穿刺术,病理提示:右侧乳腺肿物,穿刺活检:浸润性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ER(-)、PR(-)、HER-2(1+,低表达)、Ki-67(60%)、 TOPOII(40%强+)、E-cadherin(+)、P120(膜+)、CK5/6(-)、EGFR (+)、AR(-)、P63(肌上皮缺失)。右侧腋窝淋巴结穿刺活检:见癌组织,结合HE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符合乳腺来源。右侧锁骨上淋巴结穿刺涂片中见癌细胞,结合HE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符合乳腺来源。

王阿姨确诊为右乳癌、腋窝淋巴结转移、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属于局部晚期,已经无法手术治疗,她顿时觉得天都塌了,没有信心面对接下来的生活,崩溃到痛哭流涕,曹铭谦教授建议用化疗联合热疗进行治疗。


2023年11月30日,王阿姨开始化疗联合热疗,热疗过程中患者发现疼痛减轻,破溃愈合,渗出消失,共计化疗8周期。热疗采用的是智能动态靶向热疗机,圆形旋转轨迹运行,功率为90-130W,每天一次,治疗区域温度为40-43℃。持续热疗114次后复查:腋窝淋巴结消失,乳腺肿物缩小一半以上。


2024年5月,王阿姨顺利进行了右侧乳房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1.右侧乳腺瘤床内未见明确肿瘤细胞,间质纤维化、透明变性伴多量泡沫细胞及少许淋巴细胞浸润,另见大片坏死伴出血及含铁血黄素沉积,符合新辅助治疗后改变。2.皮肤、筋膜、肌肉均未见癌累及。王阿姨的治疗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2024年7月初开始,予以王阿姨放疗同步联合热疗,予以热疗的目的是减轻或者杜绝发生放疗可能出现的副反应。此时热疗选用的是智能动态靶向热疗机,圆形旋转轨迹加热,功率为80-120W,每天一次,治疗区域温度为39.5-42℃。直至放疗结束,王阿姨未出现放疗相关的毒副反应。

据我院热疗中心主任于剑介绍,热疗在肿瘤的整合治疗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贯穿肿瘤治疗的全程。既可以单独应用,姑息减症、舒缓止痛,也可以与手术、放化疗、靶向、免疫等联合,提高手术成功率,增加药物治疗效果的同时减轻毒副反应,实现1+1>2的临床疗效。1985年,热疗已经被美国FDA认证为是继手术、放疗、化疗、生物治疗之后的第五大肿瘤治疗手段。目前我院热疗中心拥有不同治疗深度的热疗设备近10台,用于治疗全身不同部位的疾病,均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