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
夺命的气道异物,急救方法学起来!
- 文:转载:儿科
- 审校:邢露
- 审核:邵蔚
- 日期:2024-08-12
笔帽、糖果、果冻、花生、硬币、牙齿……这些都可能卡在气道引起危险,掌握急救技能,关键时刻能救命,今天小编和家长科普一些急救知识。
什么是气道异物?
广义上讲,所有自口或鼻开始,至声门及声门以下,所有呼吸径路上的异物残留,都可以称之为气道异物。
将气道异物按其所处的解剖位置分为四类:
鼻腔异物。
声门上(声门周围)异物。
声门下及气管异物。
支气管异物。
狭义的气道异物是指位于声门下、气管和支气管的异物。
多发生于3-5岁以下儿童。是导致窒息的紧急情况,如不及时解除,数分钟内即可致死亡。
临床表现
气道异物发生时多伴有进食、哭闹、欢笑或玩耍奔跑等诱因,无前驱感染病史。
突然发生呼吸窘迫,表现为呛咳、发绀、张口呼吸、吸气性喉喘鸣等
主要为吸气性呼吸窘迫,如吸气性三凹征、鼻翼扇动、呼吸音减弱、吸气性喉喘鸣或呼气性喘息等。
温馨提示
当异物存留时间长,可合并感染,出现发热、咳嗽、气促等表现,此时呼气性呼吸窘迫症状不明显,易漏诊而以普通肺炎治疗。
特殊体征
年长儿或成人会不由自主地表现为:手呈“V”字形紧贴于前喉部,表情痛苦,颜面青紫,不能发声,肢体抽搐等。
哪些患者容易发生气道异物?
年龄因素:老人或儿童常见。
饮食不慎:肉类食物最常见,吞食大块难咽食物。
口含异物的不良习惯,如儿童口含小颗粒状食品或物品。
全麻或昏迷者。
老年人因咳嗽,吞咽功能差等。
急救办法
海姆立克法(1岁以上)
施救者站在患儿背后,手臂直接从患儿腋下环抱其躯干,一手握拳,将拳头的大拇指侧对准患儿腹部中线处,正好在剑突尖端之下和脐部的稍上方;用另一手握在此拳头外,尽力做一系列快速向内上方的推压。
胸部按压法(1岁以下婴儿)
将患儿身体俯卧在救护者的前臂上,头部向下,手臂贴着患儿的前胸,大拇指和其余四指分别卡在下颌骨位置,用另一只手的掌根在患儿背部的两肩胛骨之间拍击5次。如异物未被排出,可采用胸部按压法。
胸部按压法
将患儿身体仰卧,在救护者的前臂上,头部向下。救护者用手支撑患儿的头部及颈部,用另一只手食指和中指在患儿的两乳连线之间的胸骨中央部位,连续按压5次,检查口腔,用手取出阻塞物。
温馨提示
气道异物梗阻患者一旦丧失意识,立即小心地将患者移到一个坚硬的平面上,拨打急救电话,应立即呼叫,用仰头举颏法打开患者气道,给予2~5次人工呼吸,然后立即实施心肺复苏。
预 防
儿童吃东西时要保持安静,不要边跑边喂或边说边喂。
不要给3岁以下的儿童吃圆形坚硬的小颗粒食物,如硬糖、坚果、爆米花、豆类等。
儿童吃东西时,确保伸手可及的范围内没有小颗粒物。
购买玩具时注意查看安全说明,检查儿童玩的玩具是否有部件或碎片脱落。
平时家中儿童容易拿到的小物品,如电池、纽扣、硬币等,必须妥善收藏。
检查儿童的衣物,不要穿戴帽绳的衣物,确保衣物装饰物、纽扣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