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人工关节置换,保住手关节功能

  • 文:骨五(手足显微外科)病房 董新利
  • 审校:邢露
  • 审核:邵蔚
  • 日期:2024-08-08

患者李大姐,56岁,多年来一直经营一家面点门店,每天忙忙碌碌难免磕碰,李大姐也总是不在意。大约2年前干活时再次扭伤右手拇指,疼痛难忍,李大姐当时也没往心里去,继续忙碌着,但拇指疼痛好好坏坏。大约2个月前疼痛明显加重,休息后还是不见好转,李大姐经多方打听最终来到我院手腕足踝专病门诊就诊。

董玉金主任详细询问了李大姐的病情发展过程,并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查体及拍摄X片后诊断为“右手第一掌指关节炎伴关节脱位”并建议手术治疗。


图1:患者术前右手第一掌指关节内侧突出,拇指尺偏明显


图2:术前X片:右手第一掌指关节半脱位,关节间隙消失,骨性关节炎改变。

在科室病例讨论会上,董玉金主任指出:“患者大约2年前扭伤右手拇指,当时出现右手第一掌指关节处疼痛,考虑是扭伤了掌指关节韧带并出现关节囊撕裂,也未进行有效固定或治疗,掌指关节长期处于一个半脱位和长期慢性磨损的状态,并最终发展为骨性关节炎,疼痛难忍,严重影响正常活动。董玉金主任建议目前有两种手术方案,一是行掌指关节融合术;二是行掌指关节假体置换术。

经过与患者的充分沟通和手术方案的反复说明,患者最终决定行右手第一掌指关节假体置换术。2024年6月的一天,李大姐手术顺利完成,目前已术后2个月,随诊观察患者拇指功能恢复良好。


图3:术中测试关节假体匹配度及关节活动情况。


图4:术中X片:第一掌指关节匹配良好,假体为硅胶材质,X片不显影。

董玉金主任介绍,骨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间隙变小、软骨退化等改变为特点的缓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以及外观形态异常等。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临床上掌指关节或指间关节关节炎逐渐增多,依据病因可分为退行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本例患者考虑较为年轻,对手部功能要求高,且拇指功能本身占比高,最终遵循患者决定行假体置换,在解决疼痛问题的同时,最大限度保留了患者掌指关节功能。

科普知识

掌指关节或指间关节炎通常为无菌性炎症反应,可引起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临床上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予以干预,保守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时则需考虑手术治疗。

1、一般治疗:避免高强度活动,防止外伤或扭伤,注意保暖。

2、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物治疗,如布洛芬、芬必得、塞来昔布等;同时可辅以营养软骨药物治疗,如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等。

3、物理治疗:在进行以上治疗时,可配合进行物理治疗,例如热敷、理疗等处置,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

4、手术治疗:关节清理,关节融合,关节假体置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