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
超微创”技术 破解弥漫性胆管结石难题
- 文:转载:半岛晨报
- 审校:邢露
- 审核:邵蔚
- 日期:2024-07-24
胆结石是生活中十分常见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也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普通的胆结石比较容易解决,但弥漫性胆管结石的治疗一直是临床中的难题。“通过开腹、腹腔镜手术进行肝切除、胆肠吻合术等方法难于取尽结石,更别说复发的问题。”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胆石病微创外科主任马跃峰介绍说,弥漫性胆管结石的存在,会导致胆管的化脓性炎症、梗阻及肝细胞的损害,还将引起肝硬化、胆管腺瘤样增生(胆管息肉)和癌变等,所以及时干预十分重要。近年来,科室采用超微创技术——经皮肝穿刺胆管取石术(PTCL)破解了这个难题。
危急!80岁老人严重胆管感染命悬一线
家住庄河的80岁祁奶奶这几年被“胆结石”折腾得够呛,因为这个病先后多次做了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等手术。遭了这么多罪,却仍然没有摆脱这个“石头”的危害。
前不久,祁奶奶再次因为“肝内外胆管多发结石并胆道梗阻”导致严重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转院来到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胆石病微创外科。“患者来的时候比较危急,由于长期的胆管结石,引起肝硬化、脾脏功能亢进导致血小板低等,加之感染十分严重,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病情危重,入住ICU治疗。”马跃峰主任介绍说,为了缓解病情,团队决定先在超声引导下给患者进行经皮肝穿刺引流解除胆道梗阻,同时加强抗感染、护肝等治疗。经过治疗,患者病情好转,但因胆总管结石合并梗阻仍存在,病情反反复复。
“患者长期遭受疾病折磨,年龄大,身体弱,感染严重,且有过两次手术史,CT和MRI检查发现肝门部显示不清,如果采用传统的方法再次做开腹或者腹腔镜手术,风险高,肝内胆管结石会残留较多。”马跃峰主任介绍说,经过团队讨论,认为患者适宜做PTCL,以最小的创伤、较短的手术时间,取出肝内胆管和胆总管结石,解决胆总管梗阻等问题,挽救患者的生命,且PTCL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手术风险。在手术团队的完美配合下,顺利完成了手术,取出大量结石。术后患者病情迅速恢复,当天即可进食、下地活动,目前已经康复出院。
超微创 !一个铅笔孔取尽肝胆管结石
马跃峰主任介绍,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是肝胆外科的一个难题,由于结石多发且位置较深,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常常难以取尽结石,手术有时需要切除部分肝叶或肝段,这增加了手术难度及风险,也给患者带来很大创伤。经皮肝穿刺胆管取石术(PTCL)通过在皮肤作一个不足1cm的小切口,在彩超监视下,将穿刺导管置入肝内扩张胆管,然后再将皮肤创口扩大成一个铅笔小的孔,逐步扩张引流通道,采用胆道镜结合现代高科技的碎石、取石设备及引流支架对肝胆结石进行治疗。PTCL具有创伤小、效果好、康复快、可重复治疗的优点,特别适合于年老体弱、不适合或不愿意行传统手术者及有多次手术史的患者, 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肝胆疾病治疗手段。
近年来,中山医院胆石病微创外科运用“经皮肝穿刺胆管取石术(PTCL)”作为治疗原发性胆管结石的首选方法,取得理想效果。“无论结石在哪里、无论结石有多少都能够取出;同时也解决了胆管狭窄、吻合口狭窄的问题,达到清除结石、去除病灶、通畅引流等原发性胆管结石的治疗目的。”马跃峰主任介绍说。
专业!多种微创技术打造精品胆石症微创外科
由于胆石病病情复杂,存在的部位、病理状况差别很大,单一微创技术手段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往往需要多种微创技术联合应用,基于这些原因,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胆石病微创外科采用了多种微创手段并联合应用,使许多复杂、危重的胆石症患者得到有效治疗并康复。
马跃峰主任介绍,目前胆石病治疗的微创技术包括腹腔镜手术类、内镜手术类(胆道镜、十二指肠镜)和穿刺介入结合胆道镜及碎石技术。这些微创技术都具有各自独特的微创优势,但同时也具有各自的局限性。比如腹腔镜技术可以完成大多数普通外科腹部手术,但要进行微创保胆取石、取息肉手术,就需要结合胆道镜技术,才能取净结石和取净息肉;对于胆总管结石,腹腔镜也需要结合胆道镜技术,有时还要有碎石技术等等,总之,多种微创技术的联合运用为人性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