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
【案例回放】命悬一线:气管支架撑起患者的生命通道
- 文:呼吸二科 唐潇潇
- 审校:王敬贤
- 审核:宋晓妮
- 日期:2024-02-04
2024年1月30日,我院呼吸与危重症二科与麻醉二科通过默契配合,成功开展了我院首例全麻下经硬质支气管镜Y型金属覆膜支架置入术,再次为我院呼吸介入诊疗技术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77岁的老奶奶在2020年即发现了肺部占位,但因为年纪较大且症状不明显,于当地医院就诊后,选择了口服安罗替尼治疗,后发现肺部病灶逐渐增大,则选择了口服中药治疗,但最近1个月老奶奶出现了明显的呼吸困难,不能平卧,难以维持日常生活,且症状逐渐加重。家属焦急万分,慕名找到了我院研究型病房主任李响,入院后完善胸部增强CT及相关检查,发现右肺门恶性占位并纵隔淋巴结多发转移,且伴右肺下叶及中叶的阻塞性不张,更严重的是左、右主支气管均明显狭窄。
左主支气管及右主支气管明显狭窄
李响看着呼吸困难、“命悬一线”的老人,知道目前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气道梗阻,才可谈及后续的抗肿瘤治疗,于是找到了呼吸与危重症二科主任张黎川,因患者呼吸困难重、状态差、血氧低,手术风险很高,张黎川与麻醉二科主任王庆辉积极商讨病情,在充分了解病情、反复沟通及详细讨论后,在麻醉团队的支持下张黎川主任为患者行全麻下经硬质支气管镜“肿瘤消融术”及“Y型金属覆膜支架置入术”,手术过程顺利,支架置入预定位置,与气管壁贴合良好,左主支气管及右主支气管均得到明显拓宽,手术圆满完成。“岌岌可危”的生命通道打开了,不仅让患者的呼吸困难得到了明显缓解,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时间及生活质量,也明确了患者的病理类型,让后续的肿瘤治疗有的放矢。
左:术前右总支气管呈孔隙样狭窄 右:术后左右主支气管管腔明显拓宽
气管支架置入术
呼吸与危重症二科主任、呼吸内镜中心负责人张黎川介绍:气管、支气管狭窄是危及生命的急症,风险大、死亡率高,常规内科治疗难以解决气道阻塞的症状,而外科手术治疗相对创伤大,不能反复进行。呼吸介入治疗不仅创伤小,还能够快速解决气道狭窄问题。近年来,随着呼吸介入诊疗技术的飞速发展,气管支气管支架置入术作为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可迅速重建气道,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
气管支架植入术是在支气管镜或X线的实时监视下,通过将管状的气管支架支撑物送入病变部(狭窄处),支架自展扩张,重建呼吸通道,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症状的一种气道介入技术。
优势:创伤小、见效快、恢复快、痛苦小,可以帮助患者解决各种原因引起的气管狭窄。
适用范围:内、外科治疗欠佳的:①气管支气管软骨软化症;②气管内膜结核;③创伤后的气道瘢痕;④肿瘤侵犯气管;⑤支气管胸膜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