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精细化、个体化诊疗 让呼吸系统疾病管理更精准
- 文:转载:2023年11月6日《半岛晨报》A5版
- 审校:王敬贤
- 审核:宋晓妮
- 日期:2023-11-09
进入11月份,大连气温明显下降,秋冬交替时节正是各种呼吸道疾病的多发季。记者从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了解到,近期,包括病毒感染、支原体感染、细菌感染等多种类型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明显增加。两个病房都一床难求,除了呼吸道感染,各类呼吸系统慢性病患者因为气候变化,开始发病。呼吸系统疾病如何科学管理、精准诊疗?针对大家关心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一科主任宋晓萍和呼吸与危重症二科主任张黎川。
全程管理模式 让呼吸系统疾病“防治有家”
各种慢性病能否得到科学管理和有效控制,多维度的医疗管理、患者的依从性、健全的随访体系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我们病房里,很多都是‘老’患者,跟随我们多年。”宋晓萍主任介绍说,这个“老”不是指年龄,而是相熟的年头儿。一直跟随,源于信任,全身心依赖和信任的患者依从性相对更好,疾病的控制效果也会随之更理想。宋晓萍主任告诉记者,除了医疗技术的精进吸引患者的就诊,呼吸与危重症一科十分注重服务质量、安全和人文关怀,从诊断、治疗,到沟通、随诊,每个环节都精益求精。从入院诊治,到出院随访,让每一个患者都会得到个体化的诊疗方案,进行多维度管理,科室在医院里首创患者微信群、公众号等线上模式,尤其是疫情期间,极大的方便患者的需要。目前根据科室病种,已经创建了11个微信群,群里患者近千人。
宋晓萍主任介绍,给患者提供更精准的诊疗服务,源于科室明确分了多个亚专科:慢性气道疾病、肺部肿瘤和介入、肺部血管性疾病、肺部感染性疾病及呼吸危重症,间质性肺疾病。每一个亚专科都会给患者以最积极和精准的个体化诊疗方案,积极推动呼吸慢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支气管哮喘的规范化诊治和全程管理,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疾病负担,提高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在呼吸与危重症一科患者会有有温度,有高度的诊疗体会,有归家的体验和亲人般的感受。
呼吸介入技术 助力疾病诊治更精准
近年来,随着介入呼吸病学的蓬勃发展,呼吸介入技术已经成为呼吸科的利器,在很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记者了解到,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即开展支气管镜及肺功能检查工作,科室发展始终注重科研积累及新技术引进,近两年在肺癌筛查与早期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开拓工作。
张黎川主任介绍,目前科室的呼吸介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气道内各种肿瘤、结节、良性肉芽增生、气道异物等方面。2022年,正式开展了超声支气管镜检查,通过超声支气管镜可以清晰观察到支气管外的结构、探查远端支气管的病灶,并且可以在超声支气管镜的引导下进行活检,不仅更为安全、便捷,同时也大幅降低了患者的诊疗费用,目前已广泛用于纵隔疾病的诊断、肺癌的分期、肺外周病变和肺结节的诊断等方面,为更多患者明确诊断、减轻病痛。“今年,我们呼吸内镜中心引入磁导航及超声支气管镜等大型设备,使呼吸系统疾病诊治水平进一步提高。”张黎川主任介绍说,目前已经开展了经支气管镜磁导航引导外周病变的肺活检、EBUS-TBNA、R-EBUS-TBLB、R-EBUS-TBCB、大气道肿瘤的冷热消融治疗、支气管镜下困难异物取出等诸多技术,可解决肺部中央及外周病变的诊断、大气道肿瘤的治疗等诸多难题。
品牌实力学科 搭建一体化疾病诊疗平台
据了解,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已成立九十余年,是医院的品牌科室,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集临床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实力科室。2010年被评为大连市一级重点专科。这是一支高素质团队,宋晓萍主任是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东北呼吸与危重症医学(PCCM)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医学会呼吸医师分会感染学组副组长、辽宁省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大连市医师协会呼吸分会副主任委员等,擅长对呼吸系统慢性疾病全程管理,结合临床实际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对呼吸危重症疾病及临床疑难疾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张黎川主任是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介入微创呼吸分会委员;中国肺癌防治联盟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学会呼吸病学会介入学组委员;大连医学会呼吸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近年来,在肺癌早期诊断、肺部肿瘤气管镜介入诊疗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开拓工作。在两位专家的带领下,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用先进技术和理念为患者搭建了一体化疾病诊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