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
【儿童频道】聊一聊,来势汹汹的支原体肺炎!
- 文:儿科
- 日期:2023-09-28
肺炎支原体感染高发于秋冬季,不少家长表示,自己的娃也中招了,面对来势汹汹的支原体肺炎,很多家长不淡定了,跟着我们一文读懂肺炎支原体!
什么是支原体肺炎?
肺炎支原体既不属于细菌,也不属于病毒,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
支原体肺炎是指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 MP)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可以累及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和肺间质。
支原体肺炎是儿童常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多发于秋冬季。
流行病学特征
支原体肺炎的潜伏期在1-3周左右,潜伏期内至症状缓解数周均有传染性。
支原体感染主要是经过直接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
各年龄段人群普遍易感,儿童是最易感的人群。
学龄前期和学龄期是发病的高峰年龄。
今年和往年相比,我国的支原体肺炎出现了低龄化的特点,一些3岁以下的儿童也有发病,出现相关的症状家长应及时就诊。
临床表现
以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等。
发热以中高热为主,持续高热者预示病情重。
咳嗽以刺激性的干咳为主,干咳少痰,而且夜间咳嗽比较厉害,部分患儿有喘息和呼吸困难表现,以婴幼儿多见。
体征轻微但胸片阴影显著是本病特征之一。
多数呈不整齐云雾状肺浸润,从肺门向外延至肺野,尤以两肺下叶为常见,少数为大叶性实变影。
温馨提示
如果孩子发烧伴有剧烈咳嗽,或喘息及呼吸困难,且久咳不愈的情况,家长们一定要引起重视,积极就医,尽快进行检查并明确病因,然后根据医嘱进行治疗,切忌盲目用药。
护理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温度20℃左右,湿度60%左右。)
患儿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及游戏,以防咳嗽加重。卧床时需经常更换体位,使呼吸道分泌物易于排除,鼓励患儿多饮水,使痰液稀释易于咳出。
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鼓励患儿进食,但应少量多餐,以免咳嗽引起呕吐。
由于患儿发热,咳嗽,痰多且粘稠,咳嗽剧烈时常引起呕吐等,故要保持口腔卫生,以增舒适感,婴幼儿可在进食后喂适量开水,清洁口腔,年长儿在晨起,餐后,睡前漱口。
保持皮肤清洁,及时更换被汗液浸湿的衣被。每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并准确记录。
如为高热或者有热性惊厥史者,需1~2小时测量一次,退热处置一小时后复测体温,以防惊厥发生或体温骤降。
如有虚脱表现,应予保暖,饮热水,严重者给予静脉补液,体温超过38.3℃时给予药物降温。
若婴幼儿虽有发热甚至高热,但精神较好,在严密观察下可暂不处置。若有高热惊厥病史者应及早给予处置。
按医嘱用药,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口服止咳糖浆后不要立即喝水,以使药物发挥更好的疗效。
按时预防接种,增强机体免疫力。
预防
遵守呼吸道礼仪,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并且避免脏纸巾的二次使用。
如果没有纸巾,可用上衣袖或肘部遮挡,但是不能用手直接遮挡。
经常用肥皂(洗手液)和流水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擦拭双手。
居家要经常开窗通风,减少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必须去时,务必戴好口罩。
勤锻炼,增强体质,保持愉悦心情,规律饮食起居,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