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中医养生】“冬病夏治”正当时

  • 文:中医科 栾一鹤
  • 日期:2023-06-29

三伏天艾灸疗法(简称三伏灸),是依据中医学“天人相应”“冬病夏治”等理论,以经络腧穴理论为基础,于三伏节气人体阳气最旺盛之时,借助艾灸在特定天时作用于特定腧穴,温通经脉,助阳散寒,调和阴阳,预防与治疗好发于冬季或者于冬季加重的某些疾病,是艾灸、腧穴、天时共同作用的结果。三伏灸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疗法,与现代预防医学有异曲同工之处。

三伏灸的优势

一些“冬寒性疾病”在冬季治疗时,往往效果不是很理想,但在三伏天调理,此时自然界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也受到鼓舞,人体毛孔开泄,经脉气血运行充盈。同时,通过对经络穴位的确切刺激,促进机体气血循环、平衡脏腑阴阳以治疗各种慢性虚寒性疾病,达到温经散寒、防病保健的作用,实现事半功倍之良效。

三伏灸适应症


呼吸系统疾病

01.如对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各种慢性咳嗽、体虚感冒等有良好治疗效果。

骨性关节炎

02.如对膝骨性关节炎效果显著,对其它慢性肌肉关节疼痛、慢性腰痛、颈椎病、肩周炎也有良好效果。

消化系统疾病

03.如对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慢性腹泻等有良好治疗效果。

儿科疾病

04.如体质虚弱、抵抗力降低的患儿,可见消化不良、厌食、易感冒、哮喘、鼻炎等。

妇科疾病

05.如对慢性盆腔炎、宫寒、月经不调、痛经、产后虚寒等有较良好的治疗效果。

亚健康状态

06.体质虚弱、免疫力低者。

三伏灸后注意事项

饮食

01.忌烟、酒。

忌辛辣之品,如肉桂、花椒、小茴香、狗肉、羊肉,荔枝等,以防燥热内盛,暗耗精津。

忌寒凉之品,如海鲜、鸭肉、鹅肉,苦瓜、西瓜等,以免引起脾胃虚弱或减弱调理效果。

忌肥甘滋腻之品,以防人体内外湿热,引起不适。

运动

02.三伏灸期间不要进行繁重的体力劳动,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洗澡

03.三伏灸后尽量不要马上洗澡。一般是洗好澡后再艾灸,或者艾灸结束3小时后再洗澡。

心情

04.保持心情平静,努力做到忘掉疾病、烦恼,这样才有利于使艾灸达到更好的疗效。

三伏灸禁忌症

孕妇

恶性肿瘤患者

严重心肺功能疾病、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

严重贫血患者,精神疾病患者

疾病发作期(如发烧、正在哮喘等)的患者

有出血性疾病者

重症以及急性传染性疾病者

出现高热神昏、高血压危象的患者

处于过饥过饱、大汗淋漓、醉酒、身体极度疲劳状态的人群

强过敏及瘢痕体质者,皮肤长有疱、疖以及皮肤有破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