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科普知识】做PET/CT,“三个不能急”“四个要留心”

  • 文:PET/CT医学中心
  • 日期:2023-06-08

T/CT即正电子发射断层及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成像系统,是PET和CT(计算机断层显像)这两种设备和技术的同机整合的一体机。

患者快速全身扫描一次可以同时获得CT解剖图像和PET功能代谢图像,两种图像有机结合、优势互补,产生1+1>2的效果:病灶的生物代谢信息及精准的解剖定位和结构,同时呈现在医生面前,从而让医生对疾病的判断更早、更快、更全、更准。

三个方面不能着急

01.检查时间不能急

PET/CT检查根据不同的检查目的使用不同的显像药物,这些显像药物在体内经过吸收,到达病灶,从而利用PET/CT仪器探测到这些病灶。就以最常用的FDG来说,需要患者在检查前进行禁食4-6小时,避免剧烈运动,有糖尿病的患者还要提前控制好血糖水平,防止一些不必要的因素干扰检查结果。因此通常需要到PET/CT检查部门预约检查时间,根据患者情况安排检查时间。如果匆匆忙忙,不做充分准备,随到随查,不可避免造成一些干扰因素,影响检查结果。

02.检查候诊不能急

首先到达PET/CT检查部门,一般会有医生详细询问病史,查看患者之前的病史记录、影像学检查等,有些患者不理解,认为这是浪费时间。其实这是一个认识误区,因为病情是不断变化的,同样的疾病影像表现不完全相同,同样的影像表现可能是不同的疾病,这就需要医生了解相关的疾病发展过程,便于进行综合分析。

其次,注射显像药物后,通常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让病灶充分吸收药物达到最佳显示效果,也不能因为心情焦急,随意缩短等待时间。并且这个时间为了避免其他组织的过多摄取,一般还要患者保持安静,不要随意聊天,走动。因此通常会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以利于检查的准备。

03.等候检查结果不能急

患者经过这么长时间,终于等到PET/CT检查完成,有些患者就迫不及待的想了解检查结果。这个也是不能急的。通过前面的漫长的准备、检查过程,最后生成上千张检查图像,大概几百兆的数据,这不是检查的结束,而是从图像分析得出有意义结果的真正开始。接下来需要有经验的影像医师逐步分析每张图像,发现每张图像中的异常变化,经过判断,分析,得出准确的检查结果。这个过程需要医生花费一定量的时间辛苦认真地工作。所以通常不会在检查结束即给出检查报告,另外为了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通常还需要另外的医师复核检查结果。所以,检查结束后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拿到完整的检查报告。


四个方面要留心

01.检查前您空腹六小时以上了吗?

在预约检查时,大夫一定给您交代过要空腹六小时这个情况吧?确实,PET/CT检查的原理是基于肿瘤细胞代谢葡萄糖能力远高于正常细胞,需要检查者在血糖较低的情况下进行,因此空腹六小时是很有必要的。如为糖尿病患者,还需要在医生的建议下控制血糖水平。

02.您向医生交代病史了吗?

如果您有疾病史,如有糖尿病、肿瘤、手术史或者药物过敏史等,女性受检者如正在妊娠期或哺乳期,需要和医生进行交代,以便医生做相应的处理。并带上近期的检查报告单和就诊记录,这样医生可针对病变情况在读片时更有重点,尤其是肿瘤患者。

03.扫描时要尽量保持不动

在进行PET/CT扫描时整个过程大概要十几分钟,这时候检查者应该尽量保持不动,根据医生安排躺好在检查台上。如果大幅度运动就会影响成像效果,医生读片时当然也就有困难。

04.扫描结束后别着急离开

扫描结束了,不要着急离开,因为有少部分人需要进行二次扫描,也就是医生所说的“延迟扫描”,这种情况一般为医生对第一次扫描显示的病灶有疑问,等示踪剂在人体代谢一段时间后,进行二次扫描进行鉴别。

PET/CT检查覆盖身体所有组织和器官,比常规检查要提前发现异常病变,能够准确地探测人体各部位肿瘤,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大大提高了肿瘤患者的存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