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多学科协作 为“割面人”重建面颊部缺损
- 文:口腔颌面外科 卢海彬
- 摄影:口腔颌面外科 卢海彬
- 日期:2023-04-13
近日,我院口腔颌面外科联合麻醉科、外科ICU等多学科成功为一例中晚期面颊癌患者实施了手术,并成功重建手术后的大面积面颊部缺损,最大限度地恢复了患者的容貌,无任何并发症发生,目前患者已顺利康复出院。
患者王某,女,72岁,因全口残根刺激口腔黏膜导致左侧口腔颊部黏膜溃烂3个月来我院就诊。入院前活检病理诊断为:颊部鳞状细胞癌。患者整个颊部和口底黏膜、下颌牙槽骨以及面部皮肤已被肿瘤侵犯,且肿瘤发展迅速。如果再不进行手术治疗,肿瘤细胞将进一步由局部扩散、侵犯到周围血管淋巴结,引起全身转移,到时整个生命将受到严重威胁。
手术后遗留的面颊部大面积缺损的修复是本次手术治疗的难点,原发灶的完整彻底切除则是手术的关键。因高龄且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病情复杂、手术难度大、时间长,经口腔颌面外科与麻醉科、外科ICU、内分泌科等多次会诊和沟通,并经影像科、超声科、检验科等辅助科室完善术前检查,最终拟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
经过周密的术前讨论,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口腔科学科带头人王秋旭教授带领口腔颌面外科团队为该患者成功实施“口底、颊颌颈联合根治术+前臂皮瓣移植术+显微外科下面颊部再造成形术”,手术方案异常复杂,分为三组:
第一组由王秋旭主任先行颈部淋巴清扫术,术中精细操作,保存面动静脉、颈外静脉,然后实施原发灶颊部口底扩大切除同期下颌骨部分切除术,术后形成面颊部大面积洞穿缺损即“割面人”。第二组,由卢海彬副主任医师和王玉娥主治医师根据面颊缺损面积大小设计并切取长8厘米、宽5厘米的前臂游离皮瓣,然后在显微镜下进行毫米级血管吻合,成功进行了皮瓣的动脉及双套静脉系统的血管吻合。第三组,王世凯主治医师则进行腹部取皮手术,并移植到前臂游离皮瓣切取创面处。最后,面颊部缺损的重建是本手术的难点,王秋旭主任和卢海彬副主任医师将折叠的游离前臂皮瓣进行塑形修整并与面颊部缺损创面进行了精准对位缝合,并将颊脂垫进行移位充填于缺损区的腔隙内以尽可能地消灭死腔。整个手术过程麻醉平稳,各手术组配合默契,手术历时9小时余,顺利完成四级高难度手术。
术后两周,患者无任何术后不良并发症发生,语言、进食、吞咽恢复良好,近日已经顺利康复出院,患者和家属对口腔颌面外科团队表达了高度赞扬和衷心感激。
据悉,该类高难度四级手术在我院已常规开展,代表我院口腔颌面外科医疗水平已跻身国内先进行列水准,尤其在微创拔牙、颞颌关节病治疗,腮腺肿瘤切除、恶性肿瘤扩大切除后游离皮瓣修复重建器官方面我院在市内独树一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