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于晓辉教授荣登“大连好人”榜

  • 文:儿科
  • 摄影:儿科
  • 日期:2023-03-23

2023年3月16日,由市委宣传部、市精神文明办、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联合主办的第八届大连市道德模范暨2022年下半年“大连好人榜”发布仪式在人民文化俱乐部举办,仪式发布了25位大连市道德模范、56位“大连好人”,我院儿童发育行为门诊主任于晓辉荣登“大连好人”榜。

发布仪式分五个单元,以专题视频等方式介绍了“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五个类别好人模范的突出事迹。来自全市不同行业和地区的500余名观众现场观看了发布仪式。于晓辉主任与其他16位“助人为乐”类好人共同登台领奖。

主要事迹

关爱“星星”,点亮希望

孤独症儿童不盲、不聋、不哑,却无法和这个世界交流,他们是“星星的孩子”。他们常常受到旁人的嘲笑与排斥,而在于晓辉眼中,他们都是坠入人间的天使,她以饱满的热情十余年如一日地守护着这群孩子,以实际行动诠释医者仁心,谱写人间大爱。

一、携满身星光归来,立下初心不改

2008年她留学归来,当时国内对于孤独症的研究非常落后,太多孤独症儿童因此延误了诊治的最佳时期,于是她开始搭建国际交流的平台,引进国外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并与国外权威专家开展国际学术会议,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探索出适合我国孤独症儿童的早期筛查新模式,填补我国孤独症儿童二级预防的空白。

二、投身早筛工作,志愿服务助“星娃”

见证了太多因家长对孤独症的认识不够而延误诊治的例子,她从扩大公众对孤独症的知晓包容度、提高大众早期筛查意识做起,利用休息时间撰写科普文章、开展科普讲座、制作宣传指导手册,开设家长公益课堂,为家长答疑解惑。面对自责的家长,会贴心地安慰:“这种疾病是先天性的,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你不用因为自己不完美的养育方式而自责”。面对因孩子进步缓慢而焦虑的家长,她会耐心地劝导:“孩子会表达自己想要的东西、会自己吃饭,这些都是进步,康复是场持久战”。

考虑到国家缺乏专业人员,她就前往基层医疗机构、康复机构进行培训和指导,共培训7个省市的基层医护人员2万余人次、学校和机构教师3万余人,孤独症儿童的早期筛查成为了2017年“大连市中山区重点民生工程”。

她不辞辛苦,只为让更多的孤独症孩子得到及时的诊治,获得最佳的康复效果。有家长说:“于主任让我们及早发现孩子的问题,及时的康复训练让孩子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于主任让我放下焦虑,对未来充满希望”……,孤独症儿童的能力提高、家长的肯定,是她在公益道路上坚定前行的最大动力。

三、凝聚多方力量,为“星娃”谋福利

作为一名党员,她始终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自身行动带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共同投身于孤独症儿童的志愿服务中,她创立了“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关爱孤独症儿童党员志愿服务团队”和“医路星光志愿团队”。每年定期为孤独症儿童及家长、康复机构老师进行健康义诊,建立健康档案,每月到机构陪伴孩子、制作教具、辅助康复训练。每年入学季,她都带领团队为孩子们进行入学前评估,帮助他们得到最好的教育支持。

为方便孩子们就医,她在医院的支持下为孤独症家庭开启就诊绿色通道,推动孤独症友好医院的开展。她带头并感召团队成员、同事、好友和社会爱心人士,不定期捐助生活用品、玩具、绘本、书籍和训练器材等,迄今为止共筹集捐款40余万元。不仅如此,她还与政府部门的专家共同探讨有关支持孤独症群体的医保政策,推动少儿孤独症纳入大连市门诊大病范围。

她的团队获得过“辽宁省优秀志愿团队”“辽宁省优秀学雷锋志愿服务项目”“关爱孤独症事业先进团队”等荣誉称号。

四、心系大龄孤独症群体,志愿指导就业培训

为解决大龄孤独症群体无处可去的困境,她多次组织带领医疗和教育的专业人员、政府相关人员赴日访问借鉴经验,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国内大龄孤独症人士进行就业技能培训,例如:包装快递、制作手工艺品等,帮助他们在保障日常自我照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适当的就业潜力,获得合适的就业岗位。今年的生日那天她收到了一名24岁孤独症青年的自制烘焙蛋糕,让她倍感欣慰,她说这是她收到的最甜的礼物。

身着白衣,手握听诊器,她奔走在医院、社区、康复机构等地之间,留下最美的身影。她如冬日里的一缕暖阳,给绝望中的孤独症家庭带来希望,以精湛的医术和赤诚的仁爱之心为“星星的孩子”点亮属于他们的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