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回忆】“疫”路同行 情意更浓

  • 文:核酸外采医疗队、支援大检医疗队
  • 摄影:核酸外采医疗队、支援大检医疗队
  • 日期:2022-09-29

风雨中抗疫,阳光里同行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的城市停摆,疫情来势凶猛,8月30日,我院迅速成立中山固定采集队,星夜兼程只为守护这座城市,我也是这支队伍里的一员。在这场严峻的疫情战争中,我们见证了全民一心、积极抗疫的团结。

初次集结的大巴车上气氛凝重,外采队的伙伴均来自于不同的科室,面对未知的凶险,每个人多少有点都小忐忑,但出于责任和担当,我们选择了无畏逆行。

在集中外采的这18天里,我们经历了狂风暴雨,也体验了烈日骄阳,手也因为长时间捂在手套里而闷出了疹子,有人相继病倒,更有许多小伙伴轻伤不下火线,仍然坚持在自己的点位上。这期间我们还度过了一个特别的节日,没有家人团圆,只有战友陪伴的中秋节和教师节……

逆行不独行,隔离不分离,虽然身体是疲倦的,但是内心却是温暖而有力量的。关怀备至的领导为我们提供了充足的物资和一系列后备支持,大事小情一点一点为我们解决,是我们坚强的后盾。社区居民们的积极配合,一声声“辛苦了”,“好样的”,成了我们疲惫时坚持下去的信念。

逆行不独行,隔离不分离,虽然身体是疲倦的,但是内心却是温暖而有力量的。关怀备至的领导为我们提供了充足的物资和一系列后备支持,大事小情一点一点为我们解决,是我们坚强的后盾。社区居民们的积极配合,一声声“辛苦了”,“好样的”,成了我们疲惫时坚持下去的信念。

经历了18天的集中隔离外采生活,我们采集队202人共完成2871037人次的采集量,平均每人14355人次……今天,我们全部平安回家。一连串的数字背后,却是难以言喻的艰辛与感动。这场战“疫”的成功,不仅归功于我们医务人员,还有千万社区居民和志愿者们共同的努力。没有人是生来的勇者,使命责任催生热血和担当。在此,我要向与我们守望相助的同胞致敬,向所有为抗疫做出贡献的人致敬。

外采期间我感触颇深,想用文字表达又不知从何说起,疫情面前,每个人都用自己的微微星光照亮了他人,点点微光,聚而成炬,风雨中抗疫,阳光里同行。




超声科 崔晓欣

苦点累点算什么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一轮新冠疫情爆发,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检验中心所有人员整装待发,各自请命,最后检验中心派出李艳霞、马银花、索晋国、孙沣阳、张璐璐,造船分部马君杰、高阜宏、马铭8名有经验,有活力,有朝气,有干劲的年轻检验人员前往抗疫一线,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同队奋战的还有实验室刘阁、李京育,肿瘤实验室梁珊珊、房艳华,及排管组刘震、石晓丽、陈静、戴萍、李紫乔、张俊共18人于2022年9月1日晚21点紧急赴大检方舱待命。

疫情就是命令,临时受命集结出发,我们中山人毫不畏惧。防护服是我们的装备,双手是我们的作战工具,为了保证结果准时准确,我们队全体夜以继日、昼夜颠倒地工作,大家团结,互帮互助,不叫苦不喊累坚持在工作岗位,因为大家都知道,我们代表的是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我们必须把中山人的精神发挥出来!

排管组石晓丽、张俊,每天长时间穿着不透气的防护服,导致身上起了大面积湿疹,尽管涂药也没有什么好转,每天忍受痒感,坚持高负荷工作。

每天重复无数次拆管,刘震、陈静、戴萍手上都磨出了水泡,水泡破了没等愈合,又被磨破,但仍旧坚持在自己的岗位。

每个队员都因为高强度工作,导致肌肉拉伤,挫伤。李紫乔因为穿防护服搬抬转运标本,把脚扭伤了,为了不耽误大家工作进程,咬牙坚持带伤工作,大家劝他稍事休息一下,但他强忍疼痛硬是坚持,这种精神感染到大家,干劲更足了,我们坚信,这场战役,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现在早晚温差大,每天工作进舱时烈日当头,出舱时已经夜幕降临。白天高温下,身穿防护服工作12小时以上,基本泡在汗水中,脱下防护服时,浑身上下如同洗过澡一般,疲惫的身体经晚上凉风一吹,有的队员扁桃体发炎,需要每天吃药来坚持工作。

马银花老师是组内工作经验比较丰富的“老人”,这次抗疫她冲在前面。拆试剂盒时,手受伤鲜血直流,大家都劝她赶紧休息下,她说“没事,加完这些再说”,“等配完全部的试剂,我贴个创可贴再接着转板”。马老师生活中大大咧咧,对待工作那真是一个拼,她总说,干啥事不拼一下,那还有什么劲啊!下了班,马老师还得牵挂家里,为视频辅导孩子写作业,经常凌晨下班,次日不到8点就起床。

每天大于15小时重复加样、转板,孙沣杨、索晋国、梁珊珊、房艳华等检测组全体队员肌肉劳损,每天负责试剂准备的马君杰、李京育,拧试剂拧到手指破皮,直到出舱才贴上创口贴。李艳霞长时间低头加样,颈椎僵直,疼痛难忍,仍然坚守岗位,还有刘阁,累到腱鞘炎复发,需要贴膏药来缓解。

长时间高强度加样、转板,所有队员肩周、手肘及背部都有不同程度伤痛,腰酸背痛腿抽筋是常事儿,大家都轻描淡写地说“贴块膏药啊,这个膏药效果很不错”。昼夜颠倒、通宵工作,张路路等队员需要靠药物才能入睡。50多岁的高阜宏、马铭老师和年轻队员一样,进舱就像充满电,一时不停歇,一待就是10个小时,出来后还要进三区看结果,一个班次坚持下来,仍笑脸盈盈,感动鼓舞着年轻队员。

队长李艳霞也是队里工作经验丰富的老人,她对工作负责、细心,对组员热心,所以组织安排她担任队长的重任。为了能让队员安心休息,她每天独自盯着任务群,及时通知工作任务及出发时间,提前沟通车辆和餐食地点,挤出自己休息时间协调工作流程,积极与后勤保障老师沟通,确保所有队员日常生活所需,了解伤病及心理波动情况,为大家解决问题排忧解难,自己却经常劳累过度,吃不下,睡不着,每当看到队员们用满腔热血在抗疫,她会马上忘却疲惫,浑身充满电,与大家一起战斗。李艳霞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她瘦弱的身躯仿佛有一种强大力量。去年11月庄河疫情赴六院支援,今年3月至5月金州疫情时,在院中心实验室参与核酸检测工作,6月在发热门诊执行排查患者标本检测工作,9月又投身大检方舱支援。每次疫情两个孩子都舍不得妈妈离开,因为又要好久见不到妈妈,9月2日是她女儿生日,去年她对女儿承诺,今年一定要陪她过生日,但这次她失言了,只能含泪在视频里祝女儿生日快乐,女儿没有责怪妈妈,反而说,妈妈我为你骄傲!顿时,她觉得再辛苦也值得!众志成城,共同抗疫,早日回家!早已成为我们心照不宣的信念!




检验医学中心 李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