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战疫前线】一群人,一股绳(三)
- 文:康复科、从丽莉 妇科一、刘雅旭 文化中心
- 摄影:康复科、妇科一
- 日期:2022-09-10
疫情来袭,因病房调整,妇科一病房、妇科二病房迁入外科楼。
妇科一病房负责人王逸菲作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在“静默”中站稳病房救治一线,为急需治疗的患者解除病痛,坚持每天查房和对化疗等重症患者的心理疏导,更第一时间向党组织提交自己的请战书,随时听从党组织的召唤,到疫情最需要的地方去。
贾琳钰医生第一时间参加小区志愿者服务工作,在完成住户服务保障工作的同时,也运用自身的防控专业知识建言献策,作为中共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牢记着自己的责任和使命。高天明医生作为首批中风险隔离管控小区的医务工作者,她积极投身社区志愿者的队伍中,她说不能在医院为患者服务那就到需要自己的地方、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王学慧、张春英医生不顾自身年龄大,仍坚持一线工作,以身作则,为年轻医生起到带头作用。24号令出台后,汤艳梅医生积极与社区沟通签下保证书投身到科室的工作中,甚至没来得及安排家中上网课的女儿,紧急安排科室剩余患者,为每一位患者制定详细的治疗计划,在科室医生严重不足的时候主动申请给自己增加值班。张彩云身为两个幼小孩子的母亲,当听到即将封闭小区,立即携带行李箱赶往医院。科内年轻医师刘秀秀,在疫情发生第一天,小区需要封闭管理的通知发出前,居住在中山区的她便要求留守医院,为了病人,随时都投入工作中。季强医生积极申请参加中山区外采核酸小组,每天穿着“大白”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即使条件再艰苦,也总是把微笑挂在脸上。赵琦医生首批进入发热门诊进行工作,每天工作下来都是筋疲力尽,仍然正能量满满。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丛丽莉医生更是积极加入医院的缓冲病房工作,进行闭环管理。
与此同时,科里其他医生在完成自己工作的同时接过隔离及外采同事的工作,尽快安排科里剩余患者的手术时间,以翻倍的工作投入筑起保障生命的战斗堡垒,她们每一个人都清楚留守亦是坚守,后方也是前方。
护理团队也义无反顾投身抗疫前线。疫情就是命令,梁娜作为医院外采队长带领桑志岳及科室最小的护士刘欣,立即收拾行李加入中山区外采核酸的队伍中。妇科二胡冬梅护士长因身体原因病假,但接到院内合并科室通知,第一时间赶回科里,积极安排科内合并及搬家工作。妇科一李雪护士长的带领下,王红、刘薇等等护士一起留守医院,医院就是家,但是她们不仅是一名医务工作者,也是孩子的妈妈,只有到夜晚她们会与同在一个城市的宝宝视频。
三位哺乳期的妈妈——庄伟、张萌、张世滋,她们主动请缨,奋战一线。刚完成上午核酸检测任务的庄伟,趁着吃饭的间隙,悄悄找地方用吸奶器吸奶,默默忍受哺乳期生理上的不适。当结束疲惫的工作,与家人视频的第一句总是“我的宝贝呢?”当问她们累不累时,总笑着说“还行!我们做的都是微不足道的,就是有一点想家,想孩子啦!”神情中掩盖不住对襁褓孩子的牵挂。
随着疫情防控的升级,康复科将近一半的员工选择了住在医院。他们共同发出心中的呐喊:既然不能手握钢枪冲锋上阵,那么就让我们在王威主任的带领下抒写诗一般的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