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战疫前线】迎难而上,共克时艰(一)
- 文:宣传策划部、骨质疏松科
- 摄影:各医疗队、骨质疏松科
- 日期:2022-09-07
2022年9月5日13:50,根据大连市卫健委统一部署,我院接到市里通知紧急组建方舱医院疗队。接到任务后,我院医护人员纷纷主动请缨,最终由5名医生、20名护士组成了支援方舱医院疗队。
据悉,此次医疗队由魏显敬任队长、宋旭任护士长,所有队员都是曾参与过抗疫一线支援的、有着丰富经验的医护人员。同时,大连市资深院感专家、我院康岩主任也将坐镇方舱医院,负责院感管理工作。
2022年9月6日5:20,医疗队在医院华佗像前集合,奔赴方舱医院。队员们表示,一定会在完成抗疫任务的同时,保障自身安全,在有限的条件下,尽可能的发挥出中山人的无限潜能,展示出中山人专业、敬业的精神。
作为一名母亲,她把幼小的孩子“扔”给奶奶,让家中年迈的老人一人照顾,每天晚上回到宿舍能和女儿视频,就是她最大安慰,即使女儿哭着找妈妈,她也没有一点犹豫与退缩。她深知作为一名医护人员的责任和担当,知道平凡的工作不平凡的坚持,吴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了“护理人”的责任、担当和使命。
骨质疏松科护士吴丹,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毫不退缩,勇担职责,全力守护患者的健康与平安。家中的孩子只有3岁,爱人也因疫情住在单位不能回家,吴丹为了工作果断选择住在医院,为患者点亮心灯。
这次大连发生疫情,骨质疏松病房护士牟琳主动报名核酸外采队,带上行李箱,入住隔离酒店。丈夫张旭是医院胃肠外科一名大夫,几乎在同一时间接到居住社区通知要被管控,小区不进不出,看看两个孩子,虽有心里万般不舍,张旭毅然决然选择了驻院。
“这三年都习惯了,每次出现疫情,我们夫妻二人都会积极参与医院的各种任务,防疫重点岗位”张旭说,两人的工作得到了家人支持,只是觉得亏欠了孩子们。“每次遇到疫情就把儿子和姑娘托付给老人,我们俩遗憾没能一起陪伴他们的成长。”每次和孩子视频通话,四岁半的女儿都会说:爸爸妈妈加油,打败病毒,早点回来。
儿子开学二年级了,在写作文时记录下了自己的心愿:好好学习,让爸爸妈妈安心抗疫。听到姑娘的话语,看到儿子的文字,牟琳总觉得心里酸酸的,但面对突发疫情,她依然选择坚守一线,为孩子、为家人、为市民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他们坚信,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扰乱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9月3日医院突然接到通知,因为疫情防控要求,神经内科急诊两名医生和神经内一科病房医生均需要隔离。历次疫情,神经内科危急重症患者从未减少,神经内二科医护人员为了防控需要,家住中山、西岗区的科室医护人员早早吃住在医院,避免了不必要非战斗减员。
神经内二科病房蒋志宏医生主动提出:“我周六没班,我替被隔离医生出神经急诊”,高平、梁金医生提出:“我们吃住在医院,病房、神经急诊我们看着,让被隔离同志放心”。新冠疫情是我们共同敌人,我们中山医院人团结协作抗击疫情同时,也能保障临床医疗,满足百姓的医疗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