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战疫日记】加油,胜利在望!

  • 文:支援长春医疗队
  • 摄影:支援长春医疗队
  • 日期:2022-04-21

不知不觉,来长春战疫已经半个月了。经历冲刺式短暂而迅速的各种筹备、沟通、协调后,整个病区的各部门工作很快顺畅起来。中山医院的每位队员都知道有章程可依,有制度可寻,医疗、护理、感控、后勤保障,行政部门都在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工作。

就像大海总有潮涨潮落时,整个战疫工作从最初的紧迫、惊险,在大家默契配合和齐心协作下,慢慢也变得平常。队员们习惯了每天都能看到日出、日落、披星戴月的工作状态。置顶的微信不再“轰炸式”的收发消息,排名也变成了医疗、护理、感控稳定为前三甲的局面。陆续有了患者出院的信息,战疫的海平面终于看似平静了……
然而我知道,看似平静的“海面”仍不时有浪花激起。我们综合二病区收治了60多个患者,以老年人和合并基础疾病的较多。21个透析患者,心脏病支架的,心衰的、高血压糖尿病、还有恶性肿瘤晚期化疗和术后的,患者病种多,病情复杂,工作量也比较大。病区各个科室医生基本都有,我们共同商量讨论给患者最好的治疗。其中有很多是以家庭为单元来住院的。有一对夫妻,都是轻型患者,但是丈夫有脑血栓后遗症,需要妻子的照顾,因为儿媳和小孙子也被带到了隔离点儿,他们很担心,挂念,不断打电话询问;还有一对夫妻,丈夫是心肌淀粉样变性,出现了严重的心衰,妻子寸步不离的守着,即使自己转阴性了也不肯离开;透析的患者因为病情变化转到了监护室,家属昼夜难眠,焦急等待着他回来;还有一个年轻患者确诊后,害怕的不得了,每天都在倾诉着恐惧……在这里,我看到了人世间亲情的可贵,也看到了患者内心的紧张与不安,但我知道,绝对不能让他们有失望和绝望,要想方设法让他们看到希望!
我们从美丽的大连来到了他们身边,我们愿做天使,给他们带来健康,带来光明和温暖。不仅医治疾病,还治愈了心灵。患者出院前给我们写下了真实的内心感受,让我们也深受感动,更觉得一切辛苦与付出都值得,也相信更多患者将陆续出院。
中山医院的李湘主任是位资深专家,多年丰富的临床经验让她尤其关注危重症患者的病情。亲自到病房和患者建立私人的微信联系,随时掌握病情变化,她充分发挥专业特长,调整所有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同时也在不断鼓励着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赵高娃虽然年纪轻,好像从来不知道什么叫恐惧和害怕,为每个患者都要做一份心电图,然后再送上一句暖心的安慰话;刘欢是呼吸科医生,她来长春之前一直在发热门诊工作,对新冠肺炎知识了解详尽,详细询问和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以专业的知识消除患者的顾忌。因为患者年龄大,病情重,家属也多,病区内的护理事务格外多。我们的护理团队荆姬护士长每天进病区仔细认真的察访,安排解决所有护理问题,经常是三顿饭并一顿吃。张鹿和王天宇不仅肩负着在岗使命,业余时间还承担所有物资的领取和发放工作,这个工作不光需要体力更需要牺牲很多个人时间,为了避免相互感染机会,他俩每次都是把东西送到大家的房间门口。护士葛莲莲在常规工作之余,每天给大家进行核酸采样。刘冬雪默默地把所有队员需要填写的信息表格做好,叮嘱大家签字,目的就是牺牲她一个人的休息时间,让其他队员多睡一点儿,多休息一分钟。还有进入监护室的护士姜涛,冒着被感染的高风险,给危重患者行各种处置和抢救,她说那是她的责任和使命!这只是我看到的和我知道的。我们的队伍中还有更多的无名英雄,病区内不定时上演“生死时速”,21个透析患者,10个一级护理的患者,突如其来的病情变化,不时的刺激着队员们紧张的神经,也带来了小小的成就感。
在和兄弟医院共同努力配合下,病区不断传出好消息,除了目前已经出院的患者,核酸检测阴性结果的报告不断出现,每天点开患者们的核酸报告,就像刮彩票一样的激动,期待着更多的阴性结果,期待着他们的治愈。
队员们很累也很辛苦,但也一直觉得很温暖,因为我们有充分的后援保障。当看到大连的车驶向我们宾馆门前,卸下一箱箱新鲜的蔬菜时,队员们发出了孩子般的笑声,感激与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目前振奋人心的消息是长春社会面已经清零。我们在长春的战疫工作还在继续,大连的同事们都牵挂着我们的安危,家乡战疫也在进行着,我们同样牵挂着同事们的艰辛,我们在不同的战场并肩作战。我坚信:无数人的日夜守望,无数人的相依相伴一定会战胜疫情!



宋晓萍

中山护理之花在长春绽放

2022年4月3日清明小长假的第一天,17:54 护理部主任纪代红在群内发出这样一句话:“15名护士今晚准备驰援长春,名单18:30上报”,36分钟,能做些什么事情呢?这36分钟有15名中山护理人做好了坚定的决定,那就是驰援长春。领导的叮嘱、孩子的不舍、丈夫的牵挂、父母的担心,都深藏心底,我们毅然扛起沉甸甸的责任,当晚22:15踏上了去往吉林省长春市的征程。

经过一夜9个小时的车程,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了长春,这个城市非常漂亮、干净,恍惚间有种还在大连的感觉!到达驻地后,所有人立即投入到岗前强化培训、实操训练中,宋晓萍主任和荆姬护士长一个一个检查,确保全员通过。并按要求把所住的房间用含氯消毒液全部擦拭一遍,并且严格进行了分区,这里的一切都是未知数,任何人都不敢马虎。

荆姬护士长作为护理领队兼综合二病区的护士长,在全面掌握病房整体情况后,及时拿出整改意见和建议,使综合二病区的病房环境焕然一新!为保证顺利开展工作,荆姬护士长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将每个注意事项都及时传递给队员,她说:“我必须保证护理安全,保证所有队员平安回家。”

首个班次是张鹿、刘冬雪、马铷骏和吕雯雯组,半夜1小时内接收了首批12名患者,这场疫情阻击战打响了……

姜涛来自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在ICU需要人员的时候,姜涛没有因为自己是女孩子而退缩,第一个报名。ICU的工作繁重、风险大,“快来人,患者心电监护提示室颤了”话音未落,抢救车,除颤仪,立即推到床旁,姜涛配合医生迅速展开抢救工作,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遵医嘱静脉给药,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历时16分钟抢救后,患者终于恢复窦性心律!这不是普通的ICU病房,这是穿着防护服工作的新冠 ICU病房,姜涛说:“那一刻只想着如何挽救生命,看着患者抢救成功,内心非常激动,这种心情没有任何一个词可以表达!”

来长春的第四天,我们收到了来自大连市政府、医院、亲人送来的沉甸甸的物资和最亲切的慰问,这一切给予了我们后勤保障和精神的寄托,让我们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中。而这一天也是姜涛的生日,她收到了一碗热乎乎的长寿面和队友们特别的生日祝福。

由于病房收治血透患者,护士长带领大家制定了新冠血透患者的接送流程、文书及注意事项。每天四小时的轮班制,时间不固定,生物钟紊乱,多名队员手上布满湿疹,瘙痒难耐,吃饭时间不固定,大多时候要吃冷饭,单独分在综合三病区的刘莹,牙疼得厉害,口腔溃疡,吃饭困难,瘦了好几斤,但大家仍然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擦上药膏、吃上消炎药、止痛药,穿上防护服继续战斗!

驰援长春已经半个月了,血透患者不易输液与采血的血管,一级护理重患的各种并发症的出现,我们现在都应对自如!杨雪、王天宇、王明明、张艳兵组的勤勤恳恳、事必躬亲;张鹿、刘冬雪、马铷骏、吕雯雯组的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葛莲莲、孙浩、姚晓旭、李鑫组的吃苦耐劳、善始善终,中山护理团队的工作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高度赞扬,虽然他们说不出感人的话语,但是眼神和颤抖的双手,也让我们湿了眼眶。护士长和队员们拿出了有限的食物送给他们,大家把每餐不舍得喝酸奶、牛奶拿来给进食困难的爷爷奶奶;卧床的阿姨尿不湿不够用,护士长把自己带的给了家属,让阿姨不用再穿反复晾干的尿不湿了!看着出院患者的一张张笑脸,我们内心更是欢呼雀跃。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看到了中山护理团队的素质,看到了中山人的责任与担当。

我们坚信疫情终将会过去,美好必将如期而至,带着全体中山医院人的期盼,我们一定顺利完成任务,早日回连,再和大家一起并肩作战!




荆姬 刘冬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