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的小知识

  • 文:中医科
  • 日期:2019-07-04

指导科室: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中医科

为什么要贴“三伏贴”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原铁路医院)中医科早在1956年就开展了三伏贴治疗,是东北地区首先开展穴位敷贴疗法进行冬病夏治的科室,有着丰富的经验。

冬病夏治是一种重要的治病方法。冬天人体气虚弱、阳气不足,所以一些像老慢支、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疾病往往会在寒冷的冬天诱发或加重,此为“冬病”;但是到了炎热的夏天,人体阳气充沛,这些疾病会有缓解,此时趁机鼓舞人体正气,疏通经络,补气助阳,调和脏腑,扶正祛邪,以起到“缓治其本”的作用,此为“夏治”。

三伏贴,又名天灸,是中医的传统治疗法,以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刺激而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是冬病夏治的重要手段。“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的时期,因“伏天”阳气旺盛,可于此时乘势祛除体内久伏之寒邪,以治疗由寒邪引起的各种疾病,减轻在冬季发作时的症状和病情,从而达到祛除疾病的目的。在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贴敷,连续贴敷三年以上,大多疾病能够明显减轻症状,减少发病率。

“三伏贴”冬病夏治疗法主要用于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等。

气管炎患者贴敷须知

一、适应症

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

二、禁忌症

气管炎、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发热患者;支气管扩张患者;咯黄脓痰患者、孕妇、高度皮肤过敏患者、疤痕体质患者。

三、疗效作用

止咳化痰平喘,一般无合并症者效果较好,对只在冬季发病的患者,有增强体质,预防复发的作用,是冬病夏治的一种较好方法。

四、贴敷方法

将药粉用姜汁调成糊状,摊在八块大约4×4厘米的玻璃纸或塑料薄膜上,贴在背部肺俞、心俞、膈俞,前面天突、膻中,然后用胶布固定。

五、时间

每年入伏开始贴敷,每年贴三次,每隔十天贴敷一次。每次成人贴敷时间背部穴位2-3小时左右,前面穴位1-1.5小时左右;小儿背部穴位40分钟-1小时左右,或酌情缩短。

六、用药的局部反应

1.贴药后局部一般有热、痒、痛等感觉,如出现局部灼热、剧痛难忍半个小时即可取下。

2.药物取下后局部发红、发痒为正常反应,个别皮肤敏感患者局部可起水泡(皮肤敏感患者及糖尿病患者适当缩短贴敷时间,以皮肤微红不出水泡为宜)。如出现水泡,禁止抓挠,防止感染。(水泡较小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较大水泡可用消毒过针自泡底刺破,放出泡液,涂龙胆紫药水或到我科处理)。

3.个别患者贴敷后穴位局部可有色素沉着或出现疤痕,请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慎重考虑,知情同意。

七、贴敷忌口

贴敷之日起,忌食凉、腥、辣食物三天。

三伏贴的禁忌人群及注意事项:

有皮肤创伤、皮肤溃疡、皮肤感染者;对敷贴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瘢痕体质者;疾病发作期(如发烧等)的病人,咳黄浓痰、咳血患者均不能贴敷。敷贴时,最好是穿着宽松、纯棉、深色的衣服,以免药膏沾染到衣服上面,难以清洗。贴敷期间忌食生冷、辛辣食物及海鲜,贴敷后应减少运动、尽量避免出汗,防止药贴脱落。贴敷后要远离空调。因皮肤遇冷毛孔收缩,会影响药物的渗入,所以应远离空调,还要少吃冷饮。

贴敷时间:

每年入伏开始贴敷,每隔十天贴敷一次,共贴三次。

贴伏疗法三年为一疗程,病程长的患者可适当延长疗程。

敷贴方法:

每次成人贴敷时间背部穴位2小时左右,前面穴位1-1.5小时左右:小儿背部穴位40分钟-1小时左右。贴药后部分患者局部可能出现麻、温、痛等感觉,属于药物吸收的正常反应,如上述感觉加剧,达到难以忍受的程度,须及时取下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