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医联体建设考核工作”情况汇报

  • 文:医联体办公室
  • 日期:2018-08-29

2018年8月22日,辽宁省“医联体建设核查小组”分别对我院的“大连市城市医疗集团”、“中山区医疗集团”和自主签约的“医疗联合体”这三种医联体的建设工作进行了督导和检查,现将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中山医院“医院城市医疗集团”(2017年9月,大连市卫计委划分区域成立),集团成员目前包括1家西岗区医院(二级),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级);

1、督导检查的现场:大连市西岗医院(公立)


1)、检查情况:“医联体管理委员会”、“医联体管理办公室”,组织设置合理、医联体章程完整,岗位职责明确、并有专人负责, 8支“城市医疗集团医生小组”,分别负责集团内的8家社区服务中心的医疗工作(葵英、民乐街道暂时未接),每周3天出诊有落实。

出诊表:


以上各项符合辽宁省、大连市卫计委文件要求。

二、紧密型“中山区医疗集团”(2018年2月,在大连市卫计委、中山区政府、中山区卫计委等相关文件指导下正式成立),集团成员目前包括中山区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桃源、昆明、青泥);

1、督导检查的现场:中山区桃源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公立)


1)、督导情况:查阅了“中山区医疗集团理事会、监事会”文件,对目前各职能部门(包括劳人、财务、医务、护理、门急诊、医保、质控、远程、物管、后勤等),逐步接管并指导公立社区开展诊疗和日常管理工作、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给予了高度肯定,希望我们在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工作中,在大连市出了样板模式。

2)、对 “中山医院医疗集团”家庭签约医生工作小组(1名儿科医生、1名全科医生、2名公卫医师和1名全科护士),协助集团内社区开展家庭签约医生服务(今年签约数量14127人, 60岁以上居民体检1589人,儿保体检522名)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希望我们可以拿出辽宁省三甲医院参与社区家庭签约工作的试点模式出来。

3)、在“中山医院医疗集团”的社区服务中心,看到了我们投放的“中山医院手机问诊、转诊APP系统”,认为这种信息化的双向转诊非常好,并拍了系统截图照片,作为双向转诊的亮点工作进行推荐。

4)、3支医疗集团的医生出诊团队,每周5天出诊,比大连市文件要求多了2天,集团内社区门诊量增长的效果非常明显。

紧密型集团出诊表:


门诊量增长情况:


评价:紧密型集团内社区门诊量增加明显,效果非常好,工作做的非常扎实到位,要好好总结经验和成果。 桃源社区人口最多,增长最快。

三、自主签约“医疗联合体”(2017年12月,在大连市卫计委相关文件指导下自主签约,医联体成员目前包括23家专科联盟(胸痛、颌面外科、肛肠3个专业)、43家远程协作单位、9家自主签约的医疗联合体)

1、督导组座谈了自主签约的医联体运行情况,并检查了相关的签约文件,对我院组建的“特色专科、联合病房”模式,“理化协作模式”、“养老院联合体模式”非常赞赏,特别是“医养结合的养老院联合体模式”,认为是新型的“医联体”概念,走在了辽宁省的前面,并表示下次来,要看到以上三种模式的运行数据,希望中山医院可以为“辽宁省医联体建设工推进”提供好的借鉴。

四、亮点工作内容:

1、“中山区医疗集团”医联体内,三个公立社区的远程信息化建设工作,(投放的3台远程心电图机和1台便携式彩超),打造的“远程心电、影像会诊”社区平台,以及为三个公立社区投放的“签约家庭医生咨询问诊、转诊APP”系统,实现了预约挂号、问诊、双向转诊等诊疗信息的互联互通。

2、与医联体内各成员单位建立了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医务部制定的二级以下医疗机构诊治目录和转接诊病种清单,门诊大厅设立的专门的社区挂号、缴费和办理预约住院的“医联体专用”窗口,并设立专职人员和接诊平台,负责社区的转诊服务并免收门诊诊察费 (医联体单位开具转诊单)等服务。

3、医疗联合体内的“特色专科”建设工作,成立的3个学科的“专科联盟”(胸痛、颌面外科、肛肠),与7家医联体建立的“联合病房”和 “特色门诊”,设有7个专科,6个病房、246张床。(神内、神外、心内、康复、中医、骨外、肾内)。

4、三甲医院参与基层社区体检,儿保、家庭签约医生服务,并直接造成社区的门诊量显著增加,为“辽宁省医联体建设工作”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5、“理化协作、医养结合的养老院联合体”,拓展了医联体建设工作的宽度,应该积极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