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报】膝关节置换:阶梯化规范化精细化

  • 文:转载:2018年5月22日《新商报》A16版
  • 日期:2018-05-24

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严重骨性关节炎最可靠有效的手段之一,是关节外科中的标志性手术。能否实现规范化治疗,对膝关节置换的安全性及康复进程有着重大影响。

去年1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二科郭林主任,作为全国膝关节学组委员,牵头制定《骨性关节炎阶梯化治疗指南》,实现了按病情细分手术方案、进一步规范治疗的初衷。

一年来,骨二科团队不断引进并应用国际最新技术成果,使得膝关节置换规范化诊疗体系愈加完善。

今年3月以来,郭林主任陆续到抚顺、沈阳等地进行《辽宁省膝关节论坛》巡讲。随着骨二科团队在膝关节置换领域不断取得重大创新进展。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膝关节置换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3D打印技术 使膝关节置换更加精确更加规范

膝关节在日常生活中对坐起行走、上下楼梯等活动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膝关节出现磨损病变及功能障碍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在大连,每年需要进行膝关节置换的人可达五六千人,这其中仅有五分之一的患者真正来到医院就诊。这是因为人们往往对这类手术存在畏惧和顾虑,怕疼、怕术后走不了路、怕严重的并发症等等。“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偏见,一是对患者的宣教程度还远远不够,另外也显示出加强建立规范化诊疗体系的重要性。”据郭林主任介绍,精准手术、减小创伤、无痛治疗、快速恢复是规范化治疗的目标。其中,计算机导航和3D技术让手术更加精准,而膝关节置换术前准备要求较高,选择适合的假体则是确保手术疗效的前提和基础。

郭林主任说,计算机导航辅助下的膝关节置换术可更加精确地植入人工关节假体,减少误差,从而使假体使用寿命更长。3D打印技术通过收集患者骨骼数据,打印成1:1模型,并制作出患者专属的个性化截骨模具,使截骨和关节假体安装更精准,术后恢复更加理想。

引进先进技术 精细化假体设计与国际接轨

人工关节假体方面,目前“女性膝”假体由于在设计上减少了髌股轨迹不良,与亚洲女性膝关节解剖特点更加匹配,临床应用效果更好,从而在业内得以推广开来。去年以来,郭林主任带领的骨二科引进的“纤细膝”假体,则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优化了滑动轨迹和灵活度,术后几乎没有异物感,自我舒适感优良,尤其适合瘦小的中国女性。去年引进的维生素E抗氧化超耐磨聚乙烯垫片,将之前垫片的递增幅度从2mm减小至现在的1mm。使用普通垫片的患者每行100万步,垫片磨损0.04mm,而相同情况下维生素E抗氧化垫片的磨损则仅为0.004mm。以普通人每年平均行走500万步的标准来测算,维生素E抗氧化垫片的理论使用时间长达30~35年。

曾有一家姐妹五个,先后来到骨二科接受了膝关节置换术,其中年龄最大的86岁,最小的也已经过了60岁。郭林主任为每个人设计的手术方案都有所不同,假体、垫片也用上了刚刚引进的新材质。这样的个体化诊治使得姐妹五个都很满意,口碑相传带动了周围更多有此困扰的患者,也来到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二科寻求科学正确的规范化治疗。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二科在技术创新上,时刻保持与国际接轨。同时,也积极参与国内骨科界的交流。下月初,郭林主任将赶赴广州,在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膝关节工作委员会(CKS)主办的全国膝关节大会上担任大会主持。届时,将有更多最新的膝关节治疗创新技术成果走向临床应用,造福患者。文/曹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