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晨报】基因检测与3D打印技术实现一体化全程化精准化规范化

  • 文:转载:2018年4月16日《半岛晨报》A14版
  • 日期:2018-04-17

过去,肿瘤治疗主要有三大手段:手术、化疗、放疗。但是,近年来,肿瘤治疗的手段越来越多,“随着分子水平的发展和医疗设备的进步,微创治疗和分子靶向免疫治疗将成为重要手段。”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王若雨教授告诉记者说,随着医生“抗癌工具箱”里面的方法越来越多,癌症治疗已经进入“精准医疗”时代,在治疗过程中也越来越强调“损伤小”、“个体化”和“低副作用”。记者了解到,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治疗已经走上“一体化”的精准治疗之路,高端、前沿的治疗理念和手段,形成了一体化、全程化、无缝隙的诊疗模式。而一些前沿检测技术的应用,帮助肿瘤患者做到精确用药,精准放疗和精准手术。
两大高端检测 助力肿瘤诊治实现精准化规范化
王若雨教授介绍,精准医疗的本质是对每个患者整体病程进行动态的全程管理,预测患者的疾病发展,规划患者的治疗方案。
●检测:制定方案 评估疗效
美国在2015年推出的精确医学计划,带来了一些肿瘤诊断及治疗方式的转变,比如越来越多的乳腺癌、肺癌、肠癌、黑色素瘤和白血病患者在治疗中接受分子检测,医生根据基因测序结果确定最佳治疗方案。这种先进的“精确医疗”理念也被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及时引进。早在2013年,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就与哈佛医学院麻省理工学院BROAD医学研究所合作,成立中美基因转化医学研究所,并率先在本市建立了乳腺及消化肿瘤分子标志物高通量筛选及靶向药物转化重点实验室,于2015年获批为辽宁省重点实验室。主要开展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以及高通量二代测序基因检测。目前,已经进行了乳腺癌、消化道肿瘤、肺癌等多种实体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能够准确预测患者的预后,疗效评估,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检测:预警转移 预防疾病
王若雨教授介绍,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检测项目的出现,对肿瘤转移复发起到了极具针对性的预警作用,对于转移乳腺癌、大肠癌、前列腺癌等肿瘤均有良好的预警作用,检测的准确率为50%~70%。基因测序是综合分析生物信息与大数据科学的交叉应用,真正在基因的层面上,从分子的水平上,更加精确地寻找病因、监测肿瘤的发展及对治疗的反应,克服肿瘤耐药,最终给予患者更加精准的个体化治疗,减少不必要的药物应用及相应的花费,更有利于达到最佳疗效。基因测序还能够有效预测癌症、糖尿病、唐氏综合征等多种疾病,从而为早期防御和治疗提供有效的帮助。同时,也为肿瘤的诊治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精准放疗 减少副反应减小毒副作用
“随着肿瘤治疗技术的发展,微创甚至是无创的治疗方式将成为肿瘤治疗的主流手段。”王若雨教授告诉记者说,目前,微波、射频、粒子等技术已经成熟应用于肿瘤治疗的临床中,其效果明显、副反应小等特点也被广大患者逐渐认可。
王若雨教授介绍,对于一些早期恶性肿瘤来说,精准放疗的局部控制率和治愈率,已经可以与外科手术相媲美,损伤程度远低于手术治疗。如,鼻咽癌、宫颈癌、声门型喉癌、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等;而在中晚期肿瘤的治疗上,更是凸显了放疗优势,明显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王若雨教授介绍,随着计算机、影像系统及放疗设备的发展,现代放疗已经完全告别了“敌我”难分的“土炮时代”,而是进入了精、准、狠的“导弹时代”。现代放疗在CT、MRI、PET/CT的模拟定位下,在分子层面上深入分析肿瘤,有的放矢地精准放疗,如,赛博刀、伽马刀等放疗设备,按肿块的立体形态直接射杀,累及较少正常组织,不再“滥杀无辜”。
3D打印模板导向技术 助力个体化精准放疗
放疗中的粒子放射治疗技术成为实体肿瘤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粒子植入的效果对剂量分布要求极为严格,术前计划在术中的精准实施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传统治疗模式为术中徒手经验插植,要将术前计划准确地复制在手术中,对于医生的经验、技术、心理等方面的要求非常高,而这也正是粒子植入多年来没有得到广泛应用的技术瓶颈。”
3D打印技术的出现,让粒子植入的治疗效果有了进一步提升。王若雨教授介绍说,2016年,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在大连市率先应用3D打印模板CT引导粒子植入技术,令粒子植入治疗实体肿瘤的疗效显著提升。“使用3D打印模板后,我们的手术时间大大缩短,患者所受辐射剂量显著减少。”这种手术方法精准度高、时间短,并发症少。该技术对晚期肿瘤病人可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使患者远离癌痛,对早中期肿瘤病人可极大地提高治疗的彻底性。“3D打印模板粒子植入的优势是显著的,随着患者的逐步深入了解,这一前沿技术会在实体肿瘤的治疗上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