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冷天气考验心脑血管“承受力”

  • 文:转载:新商报
  • 日期:2018-01-15

上周,大连市最低气温降至零下13℃,而且三九天的冷空气还将一波波如约而至。各大医院心内科、神经外科,甚至重症监护病房里,一到此时,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就明显增多。其中,有的高龄老人被一场感冒打击心衰加重,还有的年轻小伙子突发脑出血……“最冷的那天,病房里一天就住进4位重患,忙坏了!”一位医生如是说。

室外溜达一圈后感冒发烧 八旬老人心衰加重了

降温加上寒风,人走在外面,体感温度远远低于天气预报播报的温度。85岁的刘女士在自家小区溜达一会儿就感冒了,连续三天发烧38℃,始终不见好。她本来就患有心衰,而心衰的患者最怕感冒。很快,刘女士就出现呼吸困难、心跳加快、双腿水肿,被家属送到医院。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循环二科主任郑振国告诉记者,“最近的一波感冒可让我们忙坏了,病房里十多位心脏病患者都感冒发烧,每天都在做输液抗炎、降温治疗。这不,气温又降了,一天就住进四五个感冒后心衰加重的患者。”这些心衰患者都是七八十岁的高龄老人,体温持续在37℃到38℃左右,最高38.9℃,并非高热却长时间不退烧。医生说,“普通人感冒发烧到这个温度,经过数天抗炎治疗就好了,但是对心衰患者而言,却是致命的打击,需要更长时间来抗炎、降温、纠正心衰和吸氧治疗。而且,患者心衰加重,未来治疗起来更加困难。”

天天“喝大酒”脑干出血 33岁小伙差点丢了性命

经过多日的救治,33岁的韩先生终于从死亡线上被拉回来了。到了年底,韩先生的应酬比过去更多了。然而,他患有高血压已经两三年了,平时收缩压就在160~170毫米汞柱之间。最近天气突然变冷,韩先生的血压更高了。200多斤的体重,血脂高,加上他大量饮酒、熬夜,脑血管终于抵挡不住高血压的冲击,破裂出血了。更为凶险的是,韩先生发生了脑干出血。他被送到大医一院急诊ICU病房时,已经呼吸困难,高烧40℃,收缩压超过200毫米汞柱,脑干出血量超过5毫升,还有吸入性肺炎。该院急诊科任延波主任医师告诉记者,脑干部位是呼吸、循环系统的中枢,一旦出血,死亡率非常高。脑干出血量达到5~10毫升时死亡率为70%,当出血量超过10毫升时死亡率达到80%~90%。所幸的是,经过一系列降血压、降颅压、脱水、止血和抗炎治疗,韩先生终于恢复意识了。

提醒寒冷季节 这样养护心脑血管

心脑血管被拉抻到一定程度,终会有不能承受之重的那一刻,往往猝不及防。然而,即便气温骤降时,人们依然需要正常生活,需要适量的运动锻炼。此时,如何能保养好心脑血管,听医生如何支招。

1.早上八九点后再出门。对于需要晨练和到市场买菜的老年人,尤其是体弱者而言,推迟早晨出门时间十分有必要。心脑血管急症往往发生在清晨,郑振国认为,将晨起出门时间推迟到早上八九点钟为宜。

2.口罩、帽子是必备品。保暖是保护心脑血管健康的重要工作,寒冷的冬季,除了增添衣物之外,一顶帽子可以减少寒风对脑血管的刺激,一个口罩有助于隔离病毒进而降低感冒的几率。

3.出汗后莫要快速降温。郑振国认为,适度的锻炼是十分有必要的,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最怕的是忽冷忽热。医生提醒,户外运动出汗后,千万不要马上脱掉衣服,要缓缓地“消汗”,给身体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

(转载:《新商报》2018年1月15日A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