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报】规范化无痛诊疗一年多 万余癌痛患者受益匪浅

  • 文:转载:2017年12月18日《新商报》A14版
  • 日期:2017-12-18

去年7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开启了“倡导舒适化医疗,创建无痛医院”工作,走在了辽宁省乃至全国综合性医院的前列。一年多过去了,笔者进行了探访。一万多位癌痛患者在生命最艰难阶段缓解了痛苦,依然保有尊严;超过80%的患者接受术后镇痛治疗,平稳快速地康复出院;无痛胃肠镜检查在占比30%~40%的基础上,仍有提升空间;慢性疼痛的治疗也全面开展起来。这足以说明,越来越多的患者获得了就医舒适感。该院医务部部长、麻醉教研室主任姜万维表示,医院不仅设有麻醉门诊、疼痛门诊,还邀请了国内知名专家在临终关怀、疼痛评估、恢复期患者的疼痛管理等方面给医护人员做定期培训、更新理念,为患者提供全新的医疗服务模式。

理念和药物的更新 让癌痛治疗上升到新阶层

过去在医院里,人们常常能听到中晚期癌症患者痛苦的呻吟,随着癌痛规范化治疗的介入,患者可以更有尊严和质量地走完最后阶段。病房里,笔者见到了50多岁的刘先生,他肺癌复发并且已经转移到整个腹腔甚至骨骼,失去了手术机会,不得不采取姑息疗法。带着镇痛泵,他还能在走廊、院子里溜达,生活尚且能自理。姜万维告诉笔者,现在,患者不再受各种药物以及药物用量的限制,不用担心用药成瘾,新的理念和药物让癌痛治疗上升到新的阶层。

在信息化系统的支持下,医院为所有就诊癌症患者建立病历档案,并有严格的随访制度。姜万维介绍说,不论是门诊患者还是住院患者都能追溯病史,形成闭环管理,兼顾了医院治疗和家庭管理。对于疼痛周期不是很长的患者,只需拿着相关证件定期到门诊开药,回家口服即可。在口服药控制不住时,需要住院治疗。局部疼痛时可以采用镇痛泵在椎管内用药,随着疾病的进展,还可采用静脉用药来全身镇痛,患者自始至终都可以在麻醉科和相关临床科室的干预下治疗。

多模式的预先镇痛 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不论哪种手术方式,治疗的同时都会给身体造成不可避免的创伤,创伤后的疼痛往往让患者对手术心生畏惧。如何能够攻克患者术后疼痛,舒适、快速地康复,医学界一直在不断突破,这就是外科快速康复(IRAS)。姜万维介绍说,如果等麻醉苏醒后再做镇痛治疗,患者的疼痛感将更强烈,需要两三倍的药物才能达到镇痛目的。现在,医生都是在手术未完成时就给予镇痛药物,预先镇痛可以帮助患者从麻醉状态自然过渡到镇痛状态。患者苏醒后,经过疼痛评估依然疼痛,医生还将根据患者主观感受,采用多模式镇痛方法,用最少的药物减少疼痛感,同时可以把药物的副作用降到最低。很多文献研究显示,术后镇痛将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与去年同期相比,该院今年平均住院日减少了1天,这意味着更多患者因此获益。

此外,伴随麻醉技术的提升,作为辽宁省卫计委的日间手术试点单位,医院目前在乳腺良性包块切除、白内障手术、疝气手术以及宫腔镜检查治疗等项目上,患者从入院、手术到出院在24小时内就能完成,大大降低了医疗费用和患者的负担。

延伸 一次无痛胃肠镜检查 20多分钟就能完成

在我国,胃癌和肠癌的发病率一直排在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三、第四位,大连地区尤其高发。在早癌和癌前病变阶段,人体并没有明显不适,胃镜和肠镜检查成为重要的筛查手段。一位曾经做过肠镜检查的患者告诉笔者,“实在太疼了,根本坚持不到最后。”这也是很多患者共同的顾虑,有人甚至因此延误治疗,直到肿瘤中晚期才发现,给治疗带来很多困难。姜万维表示,近年来,由于麻醉技术的进展,患者可以在无痛、舒适的前提下完成包括胃镜、肠镜、纤维支气管镜在内的多项检查。麻醉后,由于患者配合度高,也便于医生检查得更加精细。姜万维建议,高危人群应当将胃肠镜检查纳入常规体检中,无痛胃镜和无痛肠镜可以同时做,只需一次麻醉,20多分钟就能完成两项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