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日报】一台“外行人”演出的“非精品”晚会

  • 文:转载:2017年11月6日《大连日报》8版
  • 日期:2017-11-06

10月31日下午,由大连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大连日报社共同主办,大连市群众艺术馆、大连电视台文体频道、大连日报社文化专刊部承办,甘井子区文化馆协办的“不忘初心跟党走——献礼十九大音诗画晚会”在金三角剧场成功举行。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而大连市群众艺术馆作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桥梁与纽带,一直坚持着以人民为中心,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全面引领城乡数字文化馆建设为契机,以群星讲堂、群星剧场、群星展厅、群星舞台以及千家文化大院培训、文化志愿者艺术团巡演等各类惠民品牌为载体,通过多种方式发展、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大连市民提供了提升自我、展示自我的平台并进行着精神文化的指引……

150个“门外汉”的处女秀

300余人的演出团队,只有一名专业演员,半数演员则是首次登台演出。“不忘初心跟党走——献礼十九大音诗画晚会”的成功,是参演人员的热情与大连市群众艺术馆培训教师的心血的结晶。

原创是本次晚会最大的亮点之一。在展演的12个节目中,有10个是原创作品。

从今年7月“喜迎党的十九大‘不忘初心 振兴发展·厉害了这五年’”文艺作品征稿活动启动开始,大连市群众艺术馆就进入了紧张的晚会筹备阶段。演员主要来自大连市群众艺术馆培训班的学员及文化志愿者和辅导老师,是大连群众文化培训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

“多少学员都说没想到能登上这么大的舞台,没想到自己还能上电视。”大连市群众艺术馆馆长郑晓丽说:“严格说,学员们的演出是稚嫩的,不能说是精品,但我们就是要以这种直观的方式让大连百姓都来感受和参与群众文化。”

听,一阵阵热烈的掌声,这台由“外行人”挑大梁的“非精品演出”显然已经达到了精品展演的效果。晚会结束后,不少观众都把拍摄的视频上传到了网上。

比专业演员更敬业的情深意长

非专业演员演出了专业水准,所有参演人员的执着与付出让整场晚会的成功变得那样的出人意料,又那样的理所当然。而这一切都缘自于他们对于文化艺术的热爱与对党的一片深情。

舞蹈《红色摇篮》的表演团队是大连金普新区七项山街道舞蹈团,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为了这个节目,她们前前后后准备了近1年的时间,从最基础的基本功练起,每次的练习都倾尽全力。团里本来的领舞甚至因此损伤了半月板。

参演《起飞中国》的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舞蹈社团的姑娘们都是90后,白天要正常上班,晚上却还要排练到9时30分,常常是刚刚放下手术刀就赶来排练,却都没有一点抱怨。演出当天,她们从工作岗位上赶来,连饭都没来得及吃就登台演出了。

在《劳动者之歌》中,3位军人的表演者都是从部队退下来的老兵,60多岁了,却还要在台上做翻滚、跳跃的动作。“没想到能再一次以一个军人的形象出现在舞台上。”这份喜悦让他们无论是排练还是演出,都带着军人那股特别的坚韧与顽强。

而为叙事诗《朗读长征》伴舞的旅顺口区得胜街道长兴舞蹈艺术团的大妈们则是每天赶着最早一班的地铁来排练,中午又饿着肚子赶回去。在这里,特别要说的是不久前从澳大利亚回国的于美玲,她是听说了这台晚会,专门找到馆里来的。“我在国外没有这样的活动,我特别想通过自己的演出,为十九大献礼。”而当她的女儿在朋友圈看到妈妈的表演时,也很激动,专门把电话打到馆里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