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频道】夏日来临,小心手足口病!

  • 文:儿科
  • 日期:2022-05-20

春去夏至,手足口病又多起来了,今天小编就再给大家科普一下。

定义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5岁以下儿童多发。

传播途径

传染源

患儿和隐性感染者。

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可通过感染者的粪便、咽喉分泌物、唾液和疱疹液等广泛传播。

传播途径

密切接触是手足口病重要的传播方式。

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

呼吸道飞沫传播。

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易感人群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

临床表现

普通型

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斑丘疹、丘疹、小疱疹),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降低等症状。

部分患儿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型咽峡炎,个别患儿可无皮疹。

患儿绝大多数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

重型

神经系统和心肺功能受累:表现为精神差、心率、呼吸增快,出冷汗、嗜睡、头痛、呕吐、烦躁等,预后差。

护理

普通型一般采取居家隔离治疗。

将患儿与健康儿童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体温正常、皮疹消退及水疱结痂,一般须隔离2周。

患儿用过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应彻底消毒,防止交叉反复感染。

遵医嘱可以使用喷雾剂,喷涂于口腔溃疡处,可快速退热和促进溃疡愈合,有助于改善食欲和缩短整体病程。

保持宝宝口腔清洁,进食前后用生理盐水漱口,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牛奶,粥,鸡蛋羹,疙瘩汤,面条,米粉等)。

剪短宝宝指甲,以免抓破皮疹,保持皮肤清洁,手足部疱疹未破溃处可涂炉甘石洗剂。

疱疹已破溃者、有继发感染者,遵医嘱局部使用抗生素软膏。

臀部有皮疹时,保持臀部清洁干燥,及时清理大小便。

温馨提示:

密切观察其体温变化和精神状态,尤其是要注意体温持续升高而皮疹不明显的患儿,出现烦躁不安、嗜睡、肢体抖动、呼吸及心率增快等表现时,及时去医院就诊。

预防

洗手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

饭前便后、外出归来及时洗手,家长回到家也要先洗手洗脸后,再接触宝宝。

饮食卫生,不吃生的蔬菜,不吃没做熟的肉食,水果吃前一定要清洗干净,最好去皮再吃。

避免接触病人,不与已经确诊的病人密切接触。

不共用餐具、玩具等,避免感染。

接种疫苗。

EV-A71型灭活疫苗可用于6月龄~5岁儿童,预防EV-A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基础免疫程序为2剂次,间隔1个月,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

减少去人群密集场所活动,多晒太阳,加强锻炼,增强宝宝的免疫力,从而降低感染的风险。

只要预防措施得当,就会减少手足口病的发病率,这不仅需要家长努力,幼儿园、学校以及社会各方面也要加以关注,让孩子们能健康快乐地成长!